在金禅寺跟着子修方丈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怎么不见大伯和大婶?他们去哪里了?”
徐俊无奈地笑了笑,“他们现在也经常去金禅寺了,名义上说是看徐健,其实是他们自己想去。待在那里多好啊,既不用干活儿,还可以大吃大喝。只可惜的是,每天吃的是素食。所以他们让人捎口信回来,说今天想回来吃饭。可是到现在也不见人影儿。算了,别管他们了,咱俩吃吧。锅里还留着呢,他们随时回来,可以随时吃。”
听到徐俊这样说,方义这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敢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喝了。这真是太美味的一餐饭了,徐俊的厨艺真的是越来越棒了!
方义不停地夸赞徐俊,徐俊就不停地谦虚,说是天天锻炼,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不是生来就是大厨的。
没有徐老大夫妇俩在场的时光,方义觉得特别安慰和舒服。
午饭后,方义跟着徐俊一起来到长春江上捕鱼。很久都没有做这件事了,方义忽然觉得好怀念,于是特别卖力地配合徐俊赶那些鸬鹚下水捕鱼。
长春江两边高大茂盛的树木正好替他们遮阴。方义和徐俊的心情都特别好,于是不知不觉他们将船一直往前面划,也不知到底划了多久,但他们的船舱里已经装了很多条鱼。
前面的水域越来越开阔,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的船早已远离了清洲村,来到了长春江的中游。
“这里的风景可真好!”方义看着两岸的青山翠木,忍不住啧啧称赞起来。
徐俊一边从鸬鹚嘴里取出一条大鱼一边笑着说:“我们都离开村子好远了,要是再往前划的话,恐怕要划到上海去了哦。”
“你也知道上海吗?”方义诧异地问。
“不知道,只是听别人说的,都说那里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是繁华又时尚的大都市,有很多我们村里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人们都说,太仓湖上摆渡的那个邹小清的父母,就是贪恋大上海的美好,所以才不愿再回到山里来的。”徐俊笑着看向远方,仿佛他已经看到了大上海的模样。
方义若有所思。过了很久,他问:“那你也想有一天去繁华又时尚的大上海走一走、看一看吗?”
没想到,徐俊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不,不!我从来都不想离开这里到别处去。别处再好,那到底不是自己的家乡,没有安全感,也没有亲切感。天下最好的地方,我看哪,还是自己的家乡!”
方义静静地听着徐俊的回答,眼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一种莫名的哀伤。徐俊的话好像很有道理,可偏偏这种道理就应验在他的身上。他可不正是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吗?
不过,与徐俊的想法完全不同的是,方义倒是很想去繁华又时尚的大上海去看一看的。他忽然想到了百家村平顶山窑厂的张达丰,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上海有很高级的医院,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怪病。
“也不知道她的病现在怎么样了?”方义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口。
徐俊忽然一愣,忙问:“方义,你刚才说的是谁?谁生病了?得的是什么病?”
方义本不想告诉徐俊,可是自己已经无意中说漏了嘴,于是便告诉了徐俊关于张达丰一家人的故事。
“这倒是很奇怪了!”徐俊坐在船上,摸着脑袋不解地说,“他既然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怎么会愿意留在那么贫穷的农村办工厂呢?要是留在大上海多好啊!还可以顺便照顾他的妻子哩。”
方义摇摇头,叹息一声说:“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吧。总之,我很佩服他,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那要是你当初坚定地留在他的砖窑厂就好了,既可以照顾家人,又可以赚到钱花。”徐俊惋惜地说。
方义不禁皱起了眉头,迷茫地望着东方高高的山峦。他也不知道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