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别说之前的疆土守不住,恐怕西北三洲,外加一个庭洲,也会沦为他国的疆域。
到了这个时候,殷元魁该何去何从?西征军又该何去何从?镇西军又该何去何从?
结果其实不用想,殷元魁和他的西征军,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两个,要么像秦嘉涆一样战死沙场,要么是被押解进京,问责问罪,但是,不管是哪种结果,秦嘉涆都会死,就算侥幸不死,估计下场也很凄惨,五位大将军,就会五去其三。
这些事情,许一凡看的很清楚,而作为当事人的殷元魁也很清楚,不过,因为许一凡的出现,这个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
当然,这不是说许一凡有多么的厉害,而是因为许一凡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许一凡来到康城之后,做了很多殷元魁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
瘟疫的事情就不说了,瘟疫又不是第一次出现,许一凡能够完美的解决,得益于他脑海当中的记忆,也得益于殷元魁对他无条件的大力支持,就算没有许一凡,殷元魁也能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只是代价更大些而已。
最重要的是,许一凡的到来,打破了西征军内部的僵局。
说实话,许一凡能够在西征军当中,快速的崛起和站稳脚跟,他应该感谢策划岩门镇袭杀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一场袭杀,当许一凡带着伤势,出现在西征军将领当中的时候,面对许一凡那十分无理,近乎夺权的行为,很多人都不好说什么。
真的以为这些武将,会因为许一凡是皇帝钦点的参将,就对其畏惧如虎?真的以为,许一凡拿着一道圣旨,他们就俯首帖耳?
想什么呢?
如果没有童真的挑衅,如果没有殷元魁的默许,估计许一凡才到康城,就要被斩首示众,以振军心了。
当然了,殷元魁的大力支持,许一凡也没有让他失望,不管是瘟疫这件事,还是死守城墙这件事,许一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能力所在,让那些有异心,想拿着这些事儿说事儿,搞事情的人,没有了借口和理由搞事情。
面对西域联军的反攻,西征军固然死伤惨重,但是,好处不是没有,至少西征军从上往下团结一心,一致对外了,而殷元魁彻底的掌握了这支大军。
但是,不管是许一凡,还是殷元魁,终究还是小看了某些人。
在瘟疫被许一凡解决之后,廉嘉庆和葛明德来了,看似他们是来抢功劳的,但事实却是来分化西征军的,在康城守住了,西域联军暂退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燕王李刚起兵了,虽然其还没有谋反,但是,其性质也差不多了,燕王起兵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燕王起兵之后,斩断了西征军的后路,差一点让西征军成为了孤军。
幸亏许一凡和殷元魁早有安排,才没能让事情进一步的恶化,又因为许一凡之前提出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先是北宛城的战局,许凯歌虽然拿下了北宛城,却遭到了康德的大军进攻,不过,许凯歌并没有让殷元魁失望,他守住了北宛城。
然后,就是石族的突然出现,拿下弓月城,兵峰直指北宛城,这是巧合吗?
若是单独去看这些事儿,那就是巧合,然而,若是把这些事儿全都串联起来,一起去看的话,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巧合。
瘟疫的出现,是不是巧合,暂时不好说,但是,它带来的影响,造成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燕王李刚的起兵,造成的威胁也是巨大的,还有眼前这支人数不多,战力却极强的石族,威胁更是巨大。
如果把西征军看做是一个小型的王国的话,就会发现,西征军现在正处于四面环敌的境地,进不进,退不退的尴尬局面。
前有近五十万的西域联军,后有十五万的燕王军,现在侧面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