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就几乎变成了共同创作。不仅仅那几位主演,包括德云社的那几位,还有剧组其他工作人员,只要有好的想法,就会主动建议。不断的思维碰撞,不断有新的点子。
容光同样很喜欢这样的气氛。反正不赶档期,也不在乎成本,只要有什么新奇的想法,他就会试拍几组镜头。
如此一来,原先的拍摄计划肯定会一片混乱,拍摄周期也会大大拖延。但每组镜头的质量,肉眼可见的大幅增长。
就是很遗憾,徐铮的戏份实在太少,在五天之内,他就已经杀青。
在告别这位临时导演的时候,容光依然有些依依不舍:“铮哥,谢谢!你的戏太少了。”
“呵呵,不客气。现在有好的剧本就不错了。我这人不挑食。”
“咱们兄弟私下说一句。你的形象,需要在35岁以后才会出头。”
“唉!”徐铮苦笑叹气。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年轻时期的徐铮太过粉嫩。而且还不是小鲜肉的粉嫩,属于那种娃娃脸的粉嫩。除非那些搞笑戏说角色,像猪八戒、李卫等等,否则一定要到成熟以后,才会有都市精英的外形。
另外就是港圈、京圈的独大,沪圈的彻底没落,对沪圈出身演员很不友好。拿不到什么好资源,就算演技再好,同样很难出头!
到最后,新生代的三大名导,居然有两位是上戏出身?还都特么的是表演系?全都是被逼无奈啊!既然你们不给资源,那就我们自己来导演吧!
就说另一位陈思诚!他96年考入上戏表演系,指导教师为李学通教授。后来因为打架开除,李学通教授极为可惜,卖掉自己的老面子,竭力推荐陈思诚再考入中戏?
如果不是浑身天赋,李学通教授可能那么去做吗?可就是因为陈思诚是半个沪圈人,一直半红不紫,怎么样努力,都进不了一线。到最后,逼得他只能摊牌——劳资就当导演去吧!
“铮哥,实在不行,你可以考虑一下,你自己当导演?”容光笑着建议。
“我可以吗?”徐铮有些惊讶,同样有些心动。
“肯定能行,别小瞧你自己。”
“呵呵。谢了,光子!”
容光并不想去拔苗助长,他尽量不去影响别人的成功轨迹。当然,如果以后有机会合作的话,容光就会顺手助推一把。
这其中并没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否则的话,熊孩纸工作室早就开始到处集邮。
之所以会这么考虑,唯一的原因——中国的好导演实在是太少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