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不过一介白身,便愿意追随,如今,荀彧已为雁门郡丞,同样他还知道,这不过是刘擎明面上的实力而已。
大爷的眼光也是真的好,竟早早的想与之结亲了。
不过因为荀彧,荀氏这一笔投资做的可真是绝佳!
最后,荀攸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回到自己住处之后,写了两份信。
一封送去雁门荀彧,一封送去颍川荀氏。
……
冀州,常山郡。
回到元氏数日之后,刘擎的生活变得日益清闲,也多了一些时间可以陪伴昭姬。
常山连同元氏县在内,共有一十二县,在沮授与田丰的治理下,一切都井井有条,刘擎十分放心,干脆带上卫队,和昭姬相伴,出游去了。
第一目的地便是新建的工坊之城石邑。
元氏至石邑的直道正在修整,按刘擎的要求,在原先官道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宽和平整,以求可容纳四车并行,在刘擎的构想中,雁门的铁,石邑的装备,满足的不仅仅是几千上万的军队,在未来,甚至是几十万的。
马车平稳的行驶在直道之上,几乎很少颠簸,刘擎依靠一侧,望向窗外的明媚风光以及常山新气象。
蔡琰则坐于一张小案之后,手捧一卷竹帛,低着头认真的啃读。
微风从窗口拂入,蔡琰额前刘海随风轻摆,而她沉浸在书中,偶尔有发丝调皮的挡住视线,她便会无意识的将一缕发丝勾到耳后。
车外明媚,车内静谧,若是没有这乱世,或许小日子过过也很不错。
或许车内有些热,蔡琰的脸蛋红扑扑的,刘擎突然生了个小念头,凑过去捏了捏。
蔡琰回过神来,面带茫然的看着刘擎。
“夫君,何事?”
刘擎摇摇头,表示无事,提醒了一声,“休息一会,来看看外面的风景。”
说着,他伸出一只手。
蔡琰放下竹帛,乖巧的扶着刘擎的手,换了个位置,坐于刘擎身旁,望向外面。
虽然是日中,但外边依然有人不畏酷暑,在田间地里走动,马车一路驶过,偶尔也能看到在修整路面的劳工。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夫君,他们能一心耕种,多亏了你。”
蔡琰话中充满了浓浓的崇拜之意,战乱之地的惨状,她在来常山沿途见过不少,而刘擎治下,则是另一番景象。
“可这终究只有两郡之地,若天下人皆能安心劳作,该有多好,没有人饿死,没有人为了抢粮食,去迫害别的人。”
“这是夫君的志向吗?”
刘擎笑笑,“算不上!”
这是实话,因为刘擎想做的事,比这多的多。
昭姬听到的“算不上”,却是另外一种意味,“夫君,能保两郡之民,已十分难得。”
听着略带安慰的话,刘擎笑将蔡琰脑袋揉入自己怀中,心中道了声“傻瓜”。
“等我让雁门与常山两郡人都能吃饱后,我想多做点事,你可愿助我?”刘擎问。
也不问什么事,蔡琰便点了点头。
刘擎说道:“我想兴办学堂,启发民智,从小孩开始,目前只有一个设想,你可有看法?”
蔡琰一听,顿时支起身子,双目盯着刘擎,睁得老大,显然对刘擎所言很是意外。
启发明智,这话说的太大了,纵使是圣贤,也未做到此事,蔡琰当然意外,夫君竟然要做此等大事。
朝廷和世家垄断经学典籍传承,已有数百年,不少经学大家,便是靠着解读古代经典,不断扩充与充实家族底蕴,其他人想要求学,基本需要拜入大族门下,这也是门生的来源。
而刘擎所说的兴办学堂,开启民智,这显然与天下经学大族的意愿相违背,其中难度,恐怕刘擎自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