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待一下赵云和张辽,下手的时候轻一点。
出东平,入济北,三日之后,刘擎到达泰山郡治奉高县。
朱灵也早早打探到刘擎的动向,出城十里相迎。
望着前方隐约出现的人马,诸葛珪好奇问,“府君,今日所迎贵客,何许人也,竟要府君出城十里相迎?”
朱灵年轻的面庞上笑容乍现,显然对贵客到来,十分高兴。
“灵有今日,便是全拜贵客所赐。”朱灵笑道。
诸葛珪猛然想到了一人,可又觉得不可思议,不敢确认。
渤海王为何会来兵荒马乱的泰山郡?
等到人马渐渐靠近,望着那高高擎其的渤海王大旗,诸葛珪才觉得自己猜对了,朱府君所言之贵客,便是渤海王刘擎。
“主公!主公!”朱灵极不矜持,叫嚷着迎了上去。
诸葛珪犹豫再三,也硬着头皮跟上。
“唉,年轻人,就不是沉不住气!”诸葛珪叹道。
望着迎面冲来的朱灵朱文博,刘擎心情大好。
朱灵冲上前,一跃下马,便朝着刘擎单膝而跪,行礼道:“拜见主公!”
“文博快起,引本王入城。”
朱灵可是像赵云与张辽一般,自己一手提拔培养的,没有任何背景。
硬要说有,那刘擎便是他们的背景,知遇之恩,当以命相报,相似的经历让他们走得更近,对彼此更加认可,这便是许多势力之中,派系形成的原因。
如今刘擎阵营,主要分几个派系,首先是沮授田丰为主的冀州士族派,其中还包括半道加入的崔琰崔林审配,另一派便是荀彧郭嘉戏志才荀谌为代表的颖川派。
兖州有陈宫,董昭和高顺,吴郡顾雍还算不上成派。
这些算是士族派系,另外就是刘擎提拔的草根派,主要在领兵之将,赵云张郃典韦张辽,皆是如此,将门人才,不过只有傅燮一人。
诸葛珪赶至,在朱灵身旁停下,也跟着下马行礼,只不过诸葛珪所行的是简单的躬身揖礼。
朱灵连忙介绍,“君贡,快见过吾主渤海王!”
一句吾主,毫无保留的道出二者联系,在外人面前展露如此身份,其实不太好,特别在渤海王的影响力尚未施加之地,有损朱灵的权威。
朱灵终究还是年轻。
“下官见过大王!”诸葛珪道。
打量着眼前的生得清瘦的中年人,虽然能力尚不知晓,不过这清瘦美髯的身姿,卖相倒是不错,不愧是诸葛亮之父,基因好。
刘擎笑着回了声“免礼”。
“主公,这位是泰山郡丞诸葛珪,字君贡,徐州琅琊人士。”
其实本王早已知晓。
“两位上马,边走边说。”刘擎道。
一路上,朱灵给刘擎介绍着泰山郡的状况,目下郡内已基本没有黄巾活动,但是泰山贼却从未中断,他们占据山林,极难剿灭,如今也是朱灵最主要的工作。
郡中事务,几乎都交给了诸葛珪处置,倒是使泰山郡运转如常,只不过这种如常,仅仅是维系郡府的基础职能,可见即便朱灵将事务权悉数交予诸葛珪,而且,从刘擎沿途见闻看出,诸葛珪的行事风格偏向保守。
三人一路聊着,回奉高县时,已是暮色降临。
朱灵设了宴,众人饮酒作乐,等喝道微醺状态时,刘擎对诸葛珪试探道:“君贡,徐州尚有黄巾作乱,家中情况可好?”
“家中尚可,徐州黄巾,大部已被陶谦清剿,若是小股黄巾,家中部曲尚能应付,只不过乱世之秋,流民遍地,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
“君贡说得在理,乱世之秋,实属难堪,我不懂什么治郡之道,都是主公赶鸭子上架,将我架到了这个太守之位上,多亏了君贡,泰山郡才能运转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