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倭国的军队在高丽,所以一旦倭国有什么动作,最先有危险的一定是高丽。
虽说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李彧为了高丽的颜面,还是没有明说。
李桂成听了倒是脸色有些变化。
他的确听说藤真一郎已经离开了京城。
原本在他看来,大梁朝廷应该不会放过这个对付倭国的机会。
可是从李彧刚才的那番话来看,李彧的意思似乎并不想直接对付倭国,而是想继续采取守势。
不过,仔细一想,李彧会有这个想法倒也正常。
毕竟如今李彧还没有正式掌权,若是他想要提出对付倭国的话,日后在争权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处于弱势。
而且,李桂成也知道,虽说李彧是这般想法,但做主的还是李文栋。
所以,李彧在说完之后,包括他自己在内,都看向了李文栋。
而在李文栋沉吟的这段时间里,倒是有一些大臣站了出来,说是不能放过倭国。
毕竟大梁可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北跟北周和西夏对峙也就算了,这小小的倭国也要欺负到头上,这些大臣自然不愿忍。
不过,也有一些大臣夸赞李彧这个决定乃是英明之举。
就在双方即将开始争辩起来之前,李文栋清了清嗓子说道:“皇上不愿轻启兵事,确实是一位有道明君,对于大梁来说,实乃一件幸事!”
听到李文栋这么说,那些大臣都以为他要同意李彧的说法。
有几个大臣正要说话,李文栋却是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这次倭国的做法着实让人生厌,本王觉得还是得适当的敲打敲打!”
下面的那些大臣听到李文栋都这么说了,自然高呼“王爷英明”!
随后,李文栋又下了几道旨意,一方面彻查潜伏在大梁的奸细,特别是在京城一带。
另一方面,限制大梁跟倭国之间的买卖。
对于大梁来说,并不需要向倭国购买什么东西,可倭国不一样,有许多东西都要依赖大梁。
如此一来,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击了倭国。
而这种反击,并不需要通过战争来实现。
所以,相比李彧的隐忍和被动的防守,李文栋的对策则显得更有针对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