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矿集团也不是完全没有境外收购的先例。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就在伽国有过收购成功的经验,当时收购了一家小钢铁企业,一百万镁元。只是当时收购完成之后,把所有公司管理层全换了,换成咱们的人,按咱们的方法经营。事实证明行不通,跟工会和员工闹矛盾,这个公司就关门,咱们也撤资了。”
“小钢铁厂关门的旧账,也被他们翻了出来,认为咱们收购完成,会把诺朗达公司弄得一团糟。但其实他们的担心有些多余,我们这次并没有打算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司管理模式。”
“这次收购失败,其实也不完全是坏事吧。”
“今天的会议,就是总结收购经验,喊你过来,也是希望咱们一起探讨,国外投资并购的经验。”
“你在奥国收购连赢矿业,小投资,但是后续的经营,一步步走来,确实让人很惊艳!”
“有很多值得咱们国内诸多有志走出国门的矿企学习的地方!”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基本上说清了事情的始末。
李唐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也听明白了。
跟李唐聊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胡真篪站在前方,指着投影屏幕,开始总结失败和收获:“对于我们武矿集团来说,乃至对于咱们国内整个矿产行业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我们有些失望,毕竟收购失败了,没能创造历史。但我们也很庆幸,回想起来,我们入场参与竞争收购,确实有些急躁。诺朗达公司拥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矿业环境下,居然发展的越来越差,到底为什么?这家公司内部,还有很多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成功收购,花费了六十亿镁元的资金,我们是否担得起资金的压力?收购成功之后,我们该怎么整合这么大一个公司?这都是值得深思的……”
整个武矿集团的管理层,整整讨论了一天。
这样一桩庞大的复杂的收购,有太多值得讨论的点。
到了晚上,天都黑了,大家饿得独自咕咕叫,才总算停止了讨论和学习。
他们似乎还是意犹未尽。
郎和民回头看到李唐有些昏昏欲睡,这次摆了摆手,打断了大家的争论,问道:“晚餐定了没有?”
“就在咱们食堂吃,我们特意叮嘱食堂晚上多准备一些好酒好菜。”胡真篪回答。
“今天咱们先将就一下,在食堂对付一餐,委屈你了。”郎和民对李唐很客气。
“我以前就是公司的员工,在食堂吃饭是常有的事情。”李唐没觉得自己受到了亏待。
“吃饭去,收购的事情,咱们以后慢慢抽空讨论,总结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家再接再厉!”
电梯装不了那么多人,所以郎和民、牛福、欧平国等人,带着李唐,先行下去。
刚才在会上,大家都有很多话想说,李唐没有插嘴,会议结束了,现在也不是正经的场合,他便有些疑惑的随意开口道:“我刚才听你们说,诺朗达公司规模庞大,有些资产很有价值有些资产是累赘。”
“是。”
郎和民点头:“你有什么想法?”
大家纷纷扭头看向李唐。
很显然在武矿集团内部,大家已经对李唐形成了绝对的信任。
“今天把你喊过来,除了共同学习和讨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你给我们说说看,我们这个收购,还要不要继续?”
牛福也发话。
其实在武矿集团内部,大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默契,承认了收购的失败。
失败,意味着彻底放手。
来自伽国保守党的反对,以及来自伽国民众的不满,都阻碍了收购的推进。
冷静下来之后,大家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万一花了六十亿镁元收购,最后结果就像上世纪收购小钢铁厂一样,花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