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到这个份上还输,那也只能怪流寇太强和运数使然了。
其实还应该反思一下,他是不是加入了错误的一方?选择了错误的立场?但他要是连这个都能想到,他就不是洪承畴了。
西宁兵加入追击的时间比较晚,一直走在最后面,因此官军掉头南下的时候,他们就变成了开路先锋。孙守法的兵马因为在之前的夜袭战中损失不小,也走在曹镇的最末,当西宁兵与闯军遭遇后,他们也迅速追上来投入了战斗。
然而孙守法发现,西宁兵的作战很不积极。
西宁兵变之后,洪承畴赶去弹压,但是留下来的人一口咬定参与兵变的人全都逃走了,洪承畴虽然通过告密者也知道西宁还留下了一些参与了兵变的人,但此时再处置他们,只会进一步动摇军心。所以洪承畴也只能顺着他们的说法,把制造兵变的罪责都归结于逃走的人,把激起兵变的罪责都归结于在兵变中被杀的那些军官,把这件事糊弄了过去。
这之后,洪承畴调西宁兵参战,抽调了不少人,其中甚至有参加过兵变的。洪承畴知道这些人不可靠,但是他们确实能打。
兵变在西宁兵中造成了割裂,那些有亲朋在兵变中被杀的将领,对于那些谁都知道参与了兵变却不能处罚的士兵自然敌意极深。王承恩和马科的儿子在兵变时被闯军带走,此时已经交了一笔赎金赎回来了。这事不可能保密,所以他们两个在军中说话也不那么好使了,不少人都认为,凭什么我们家里死人了,你们两个家里一个人都没死?
这个理由虽然混蛋,却是很多人都有的常见心理。王承恩和马科两家虽然人没出事,但是先被抢劫,再付赎金,家产罄尽,除了土地之外也不剩什么了。西宁的农耕条件一般,靠土地营利恢复多少代人积攒的家产,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故而王马二人也有些心灰意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