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章 撤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王瑾在火炮制造上主要追求两点:第一是以科学的方式确定模数比例,稳定每种型号火炮的各项数据,不再全凭工匠经验。第二是在威力、机动性、安全性、成本、生产速度五方面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闯军自制的这第一批火炮连捷克兄弟的图纸上的技术都没吃透,现在没有那么多资金和时间去搞科研。为了眼下的需求,王瑾明知道有些技术已经或马上要落后于时代,还是要使用。

尽管如此,单是流贼有炮这件事本身已经让明军很震惊了。闯军架炮轰击尹先民的营地,尹先民命令部下用军中装备的小型子母炮还击。然而,因为子母炮是后装炮,再加上铸造工艺不规范,气密性方面的问题很大,同时还有口径大而身管短的问题。所以,虽然两军使用的炮的重量相差无几,但是明军火炮的射程却够不着闯军的炮阵地。

对于明朝边军来说,七门轻型加农炮不算什么,十几斤的大铁球子往队伍里砰砰乱砸的阵势他们也见过,早就有了反炮的经验。可偏沅明军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他们的对手苗人缴获几支官军的鸟铳就当宝贝了,他们何尝挨过炮轰。

尹先民的水平并不低,他知道,闯贼的炮轰不死几个人,若论杀伤效果,鸟铳齐射可比这种远距离的炮击实惠。但是,这种挨打不还手的状态很伤士气。某个士兵被一刀砍了脑袋,他的同袍不会有太大触动,这种事隔三差五都会发生,大家早就习惯了。可是如果一个人被一炮打成两节,肠子挂在旁边的人的脖子上,自己这些没有经历过高烈度战争的部下的心理素质可就不见得那么稳定了。

尹先民立刻下令,轻步兵用弓弩和鸟铳掩护,重步兵披甲突击,夺下闯军的火炮,钉死炮门。

尹先民的应对方法是很正确的,明军士兵也都宁可冲出去赶快和敌人真刀真枪地对砍,不想再停在原地挨炮击了。闵一麟发现尹先民遇袭,也派出了增援。

总体来看,偏沅明军并不是一支不堪一击的军队。抛开刘承胤这个人渣不提,至少就闵尹两部而言,从将领到士兵,起码都对得起朝廷发给他们的军饷。没有为国献身的情怀,但毕竟还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职业操守,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垮的对手。

正因为如此,王瑾并不想这样和他们正面对战,这必将导致闯军不小的伤亡。可现在闯军只能这样做,在杨嗣昌占领衡州之前,王瑾至少要将偏沅明军赶回靖州。他在湘江沿线留了一些人袭扰明军,但那终究是小打小闹。闯军还没有打真正的游击战争的能力,可能三百年后才能有。所以,他们阻拦不了杨嗣昌多长时间。一旦杨嗣昌占领衡州,两广明军必然攻入湖广,闯军也就丧失了将他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这种战斗民兵派不上用场,只有热情没有训练,被正规军队列阵冲击还是会一哄而散。王瑾只是从民兵中抽调了一部分人补齐野战部队的缺额,以不足五千人的队伍与明军进行决战。

某些人看多了小说就觉得十万人以下的都算小战斗,然而在现实中,能指挥五千人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本事了。王瑾自认为只能算略窥门径,他的优势在于手下有能人。

刘新宇、李荆楚、江长子、李大用四人的水平还不够,王瑾将这四队留在自己身边做预备队。而黄色俊、刘文炳、刘弘才、阎可义、郝尚久五人都是身经百战,每人指挥五百多人对于他们来说非常轻松。因为有他们五个在,王瑾也不必事事管得那么细,很多时候靠这五位的临机应变更保险。

这场战斗可以说非常无趣,闯军摆出的是简单的前五后四的阵型,前面哪一队情况不太好,后面就抽调一个中队顶上去支援。明军也没什么计策可使,尹先民从正面进攻,闵一麟从侧翼迂回,想把闯军的炮抢下来。一场激战下来,明军没有破阵,闯军也没能反杀,大家打得气喘吁吁,只好各自收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