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章 圈地(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隆隆炮声中,太原的城墙已是满目疮痍。有一段的垛口乃至包砖都被打碎了,发生了很严重的坍塌,清军正利用土堆和梯子向上攀爬。

马祥麟和张凤仪望着鱼贯登城的清军,互相看了一眼,老夫老妻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孙远和邓阳向他夫妇行了个礼:“二位将军,我们要撤了。”他们身后,孙元化的家丁队正在络绎下城。

马祥麟说:“二位多保重,天下可无我夫妻,不可无火东公。”

马祥麟和张凤仪与孙元化共事多年,一直相信“火器救国”之说。虽然搞到现在都没什么成果,但他们不敢不信。至少现在他们还能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孙抚台有钱了,造铳造炮修棱堡,就能打赢鞑子了。如果不信这个主张,那他们也不知道该信什么了。

崇祯大举调集边军南下的时候,孙元化就意识到情况不妙,他从绛州请来了自己的教友韩霖。此人师从耶稣会教士高一志,习得西洋铳炮及筑城之法,孙元化打算由他主持,对山西的几个主要城市的城墙进行防炮改造,以应付可能遭到的攻击。

然而,第一步在太原就卡住了,晋王朱审烜一毛不拔,坚持说:“太原者,天下雄城,何劳大兴土木,略加修葺即可,不必劳民伤财。”晋王带头不出钱,各郡王和城内士绅自然也不会出钱。而且改建城墙要拆掉一部分关厢建筑,这事又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所以一拖再拖,最后就拖到清兵来了。

在红夷大炮面前,这种旧式城墙根本不足以保卫城池,现在晋王和太原官绅们都明白了,但是也晚了。

孙元化正在巡抚衙门等死,作为天主教徒,他不能自杀,只能等人帮忙。这时,他的亲兵队长孙远冲了进来:“抚台,鞑子已入城了。”

孙元化点了点头:“是时候了。”孙远默默上前,倒了一碗茶,将一包药面撒了进去:“我敬大人一碗茶。”

只要孙元化不去猜孙远放的是什么,愣当那是胡椒面,就不算自杀。他接过茶碗,一饮而尽。没多一会儿,孙元化便觉得天旋地转,失去意识,软瘫在椅子上。

另一边,邓阳提着血淋淋的钢刀从晋王府走了出来。他早就部署了亲近的兄弟,一旦清军破城,就把晋王和所有郡王全部杀掉,绝不能让他们活着投降清军,当然,他们家里的金银财宝也不能便宜了清军。

韩霖已经收拾好包裹了,他虽然有功名,但是并无官职,只是孙元化的幕僚,没有必要殉城,而且他也不想殉城,自己好不容易学了一身本领,想救国于危难,结果奔波多年一事无成,就这样死了,实在太不明不白了。

孙远把被蒙汗药麻翻的孙元化及其家眷都装进马车,和其他亲兵家丁及孙元化的奴仆们一起赶来和邓阳会合。他们私下里早就计划好了,孙元化现在除这些家丁外再没有别的兵了,就算去汾州、平阳、潞安这些大城市,清军来了也守不住。他们去韩霖的老家绛州,韩家在那里有些势力,可以掩护他们躲在乡下,先找个山头占山为王再说。

孙元化如果不死在太原,因为丢失省城这么大的罪责,崇祯也不会放过他这个光杆司令,横竖他这个官是不能再做了。整个山西都没有明军的主力部队,猛如虎在豫北面对皇太极的主力,多半也完了。洛阳在罗汝才手中,贺兰部又攻入陕西,孙元化除了去当山大王,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孙元化自己不想跑,孙远和邓阳就得帮他一把了。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再加他一个又有什么用。要是丁启睿,就算他不想死,大家也得劝他死,因为这种废物唯一的利用价值就是献祭了激励士气。而孙元化不同,活孙元化比死孙元化对国家更有用。

“将马祥麟、张凤仪,还有其他抵抗我军战死的将领官绅,都具棺盛殓,葬在城外山上。要立碑,不必写事迹,书名即可。派人搜捕孙元化和韩霖,定要活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