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7章 活阎王出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此时在中牟前线,就有一个在吴侯的帮助下捞到了拼命机会的人。

黄禀坤,琼州临高县的一个乡绅之子,父亲没有科名,只是一个家族的族长而已。这样的出身,哪怕到了琼州府城也不算什么大人物,虽然他科举得中,但要做官总得托点关系,于是他就托到了自己老师刘大霖的同年樊一蘅门上。现在闯军的科举已经饱和,出现考试之后有一小部分人授不上官,等待补缺的情况。

刘大霖虽然中了进士,但因为身体不好一辈子没做官,和同年的交情着实有限,更何况他早就去世了。黄禀坤和刘大霖的“师生”关系也仅限于在县学听过他讲课而已,靠这层关系求官,着实难度极大。

樊一蘅倒也不是不想管,但他还是对黄禀坤表示你可拜错山门了。虽然樊一蘅已经正式降闯,但是担任的是一个闲职。他一个三品的按察使,投降之后是二品,可闯军哪有那么多二品的官给他做。所以只给了他一个刑部侍郎的头衔,具体工作是负责发往各县的新法律的排版印刷。跑官跑到印刷厂厂长这里来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樊一蘅还算仗义,他虽然是四川人,祖籍却在江西,因此认识了吴侯,他便把黄禀坤推荐到了吴侯这里。

闯军的官员任用当然是有规章制度的,但本质上依然是领导意志的体现。吴侯不管人事,但知道怎么迎合真正有人事任免权的人的心思。黄禀坤的考试成绩不好,吴侯就没从这方面入手,让他改了自荐信,强调曾经在家乡担任乡勇头目,会使用刀、枪、弓箭、鸟铳,多次参与御匪和械斗,杀过一名海盗,平时参加农业生产,手有茧,身体强壮,能适应琼州的湿热气候,习惯爬山和长途走路。随后,吴侯又给一些朋友打了招呼。

果然,黄禀坤成了兵科的一名督粮官,负责跟着商人,监督送到前线卖给军队的粮食有没有问题。田见秀打云南时,他跟着商队跋山涉水,吃尽了苦头。

但是黄禀坤还是感激吴侯的,他一个毫无背景的乡下小地主的儿子,有官当就不错了。而且现在闯军的晋升机制还是相对公平的,做这种又苦又累还有危险性的工作,俸禄高,升官快,一般人除非爹是侯爵伯爵,否则靠拼爹都拼不过他们。

回到武昌之后,黄禀坤官升一级,接着又被派到了更危险的河南战场。

黄禀坤和前营辎标的士兵待在一起,但已经有清兵冲到他们面前了。黄禀坤捡起一支大鸟铳,颤颤巍巍地装弹放了一铳,也不知道打中没有。他也是打过仗杀过人的,胆气很壮,可是临高县的乡勇与土匪、海贼的战斗显然不能和眼前千军万马的战斗相比。黄禀坤谈不上害怕,却也极度紧张。火绳枪的操作非常复杂,有几十个步骤,黄禀坤这个只训练过几次的人居然没有做错,没把子弹和火药装反,没把通条发射出去,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砰的一声,黄禀坤身旁的一个人被清军的火铳射倒了。天气太冷了,弓箭已经难以使用。严寒的天气对于两军士兵的体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黄禀坤不是文弱书生,而是文武双全的真正士人,绝非娇气之辈,穿着他娘亲手缝的棉裤,也感觉自己的腿都有些麻了,那些穿着量产版冬装的士兵的状态可想而知。

对面的清军虽然来自辽东苦寒之地,却也没有熊瞎子那么扛冻,就算比南方人扛冻一些,也在普通人类的范畴之内,他们也气喘吁吁,脸上挂着冰碴,状态很差了。一名清军冲到了离黄禀坤很近的地方,两名士兵用长矛把他逼退了。黄禀坤感觉自己的脑子也快冻木了,只是机械地用僵硬的手指操作着火铳。一声巨响,又打偏了,重新再来。

“快看!”一名士兵指着他们的右侧,“权将军王”和“活阎王”两面大旗招展,王瑾带着郭君镇率领的亲标士兵们杀出来了。

“活阎王”的旗号比权将军更有用,同为权将军,王瑾和刘宗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