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大量人口,其中自然也不乏惯于水上作战的勇士。此时双方的船上都没有炮,靠火铳难以给对手造成重大杀伤,主要以冷兵器作战,清军船大人多,当然占了上风。
尚可喜的部下们完全没去管落在后面的同伴,水战就是这样,接舷战一旦开始,就必须以其中一方全灭结束,在这种清军占优的情况下,任何一条船只要和清军的船靠上,就没救了,去救他们只能死更多的人。
尚可喜突然感觉到有些羞耻,这让他十分惊恐,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设么时候的事了?
年轻时的尚可喜当然曾经以逃跑为耻过,但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傻乎乎”的愣小子。当然,尚可喜“天赋过人”,这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样一场微不足道的小战斗中起了这样的念头。尚可喜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惧,这种犹豫在战争中可是会让人送命的。
在这明末乱世中,因为这样一丝一毫的犹豫丢了性命的人不计其数,尚可喜早就“明白”了,对这些“没用的事情”,想得越多就死得越快。但他不明白的是,那些站在时代巅峰的人,正是因为想了那些“没用的事情”。就算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也考虑满洲人这个族群的利益。所以就算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做一镇藩王也是尚可喜的极限了。
尚可喜逃了,洛讬杀死了几十个落在后面的士兵,轻易地占领了三义镇。
“从贼兵遗弃的旗号来看,守卫这里的应该是尚可喜的兵马,甚至有可能是尚可喜本人。”担任洛讬副手的固尔玛珲说道。固尔玛珲是洛讬的堂弟,固尔玛珲是阿敏的第三子,但是阿敏之死并没有牵连他,后来他还跟着多尔衮入关劫掠,在济南感染了天花,不过他的运气比多尔衮好得多,竟然痊愈了。
另一时空的固尔玛珲,也和洛讬一样,不知犯了什么罪,被皇太极削去宗籍,不过他的罪显然比洛讬轻得多,没有被囚禁。顺治五年,顺治皇帝恢复了他的宗籍,见固尔玛珲实在太穷了,还特意下令赏银周济他。后来济尔哈朗攻杀何腾蛟的时候,照顾这个侄子,带着固尔玛珲同行,固尔玛珲也因为此役中的功劳被封为固山贝子。
“尚可喜啊,我们的老对手了。”洛讬点了点头,“在这里碰见他,倒是一件好事,我们筹划已久的这件事,终于可以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