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7章 波雅尔科夫(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1639年,沙俄侵略者首次进犯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激起了当地居民的奋起反抗。当时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及布里亚特蒙古族的一部分合称为索伦部,即后来索伦汗国的前身。索伦部的领袖名叫博穆博果尔,是一位坚定的爱国志士,他决心领导索伦人民和侵略者血战到底,保卫家园。

1640年,俄军大举进犯。侵略者有先进的武器,而索伦战士只有原始的弓箭,但他们利用地形巧妙地打击敌人,杀伤了许多俄军,俄军被打得晕头转向,狼狈而逃。

1641年,俄国的雅库茨克督军,弗兰茨别科夫决定对索伦部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攻下其首府雅克萨,杀死博穆博果尔,征服整个黑龙江流域。二百八十三名亡命之徒组成的军队,在殖民头子波雅尔科夫的率领下,携带火炮,向雅克萨杀来。

但索伦部也不是孤立无援,他们得到了顺天安民营和清朝的支持。

顺天安民营是明末农民战争中,蒙古、汉、回各族起义士兵与农民军合流之后形成的割据政权,其元帅纳敏夫同时兼任西藏可汗,又是蒙古可汗额哲和叶尔羌可汗库尔班的父亲。

作为一位为国家统一做出历史性贡献的杰出少数民族英雄,纳敏夫很早就意识到了沙皇俄国的野心,他派出以乌兰为首的由蒙古族和汉族将士组成的使团,和索伦部联络。

清朝是明朝末年满洲在东北、华北一带建立的地方性割据政权。其创始人努尔哈赤起初接纳不堪明朝贪官污吏迫害的逃亡百姓,建立八旗制度,发展生产,为边疆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努尔哈赤权力的膨胀,建立后金政权,他逐渐彻底站到了女真贵族的一边,开始实行民族压迫和屠杀政策。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将八旗扩充为十旗,使清朝迈入封建国家行列。也创建了蒙军旗和汉军旗,改善了蒙古族和汉族官员的待遇,将清朝的势力扩展到华北地区。然而,皇太极依然坚持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给东北、华北乃至淮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为了扩充军队,与南方的农民起义军作战,皇太极多次派遣军队,抓捕索伦人等东北各族的青壮年编入十旗,作为他南下争霸的炮灰。

但是在黑龙江流域遭到俄国入侵时,皇太极也意识到,在这种紧要关头,应该枪口一致对外,他派出了沙尔虎达率领的使团,与索伦部通好。为了团结更多力量抗击沙俄,博穆博果尔捐弃前嫌,与清军携手抗敌。

1641年秋,波雅尔科夫率领的侵略军队踏入中国国土,索伦战士不断骚扰袭击他们,使得俄军疲惫不堪,而博穆博果尔、乌兰、沙尔虎达指挥的主力则在雅克萨严阵以待。

在一些叛徒的引路下,俄军兵临雅克萨城下。他们没想到,索伦人已经从满族和蒙古族那里学会了使用火药武器,雅克萨城也按照明末战争中普遍使用的土坡防炮技术改造过,俄军无法攻入雅克萨。

但俄军毕竟是身经百战的亡命之徒,他们坚信雅克萨城中藏有大量的名贵毛皮甚至黄金,不顾一切地猛攻,索伦部的军事科技毕竟较为落后,经过俄军的几次攻击,渐渐抵挡不住,乌兰也负伤了。

危急关头,沙尔虎达率领一批清军士兵身披重甲向俄军反击,索伦战士们以血肉之躯为掩护,让沙尔虎达接近了敌人,擅长肉搏战的清军砍杀了许多俄军,并破坏了俄军的火炮。不幸的是,沙尔虎达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此时索伦人并不从事农业,因此沿途村落逃走一空之后,俄军也抢不到任何食物。虽然此时城中的情况也十分危险,很难再抵挡俄军的强攻。但多次作战失利的俄军士气低落,担心断粮,纷纷要求撤退。波雅尔科夫对待自己的部下很差,因此并不具有太高的威信,再坚持打下去,俄军很可能哗变。

最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