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功等人冲杀进来,立刻列阵阻拦。
“你这鸟人,懂个屁!”黄得功这会儿没心情打嘴仗,他知道,新卫营这关可不是那么容易过的。这些人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有一些最新式的火器,黄得功理论上来说人多势众,可实际能掌握的也就几百人,不见得是新卫营的对手。
火铳声响起,黄得功的部下倒下不少。崇祯费那么大力气、花了那么多钱整来的新型火枪,第一次实战是用来杀老百姓,第二次实战是用来打黄得功。
开封并无生产斑鸠铳的能力,目前仅有的几十支斑鸠铳和捷克铳都是走私得来的,捷克铳的学名应该叫“一六三零年苏尔式火绳枪改进型”,但是闯军习惯于称其为“捷克铳”,大部分闯军士兵都没听说过捷克这个国家,但“捷”和“克”在军中都是好词,所以大家都爱这么叫。
走私领先全世界二十年的先进武器,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肯定是震动全球的大案。但在这会儿,还真不算啥事,闯军管理虽严,但多报些损耗,把枪拿去卖的事也照样有人干。
不过,闯军还有一种武器更容易多报损耗,而且允许向西营和曹营出售,因此也就更容易走私。
黄得功的亲兵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臂力是不成问题的,一扬手,手榴弹掷了出来,落入了新卫营临时构筑的胸墙后面,也有人用弓箭和鸟铳还击。火绳枪毕竟还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火力,周王府里既没有特别坚固的防御工事,又有太多的障碍物,不适合发挥火力,新卫营并没有靠射击杀伤太多黄得功的部下,双方进入了肉搏阶段。
一开始,新卫营以长矛结阵,尚能阻挡对手,可是王府中地形狭窄,长矛阵难以施展。黄得功的部下在近距离上用重箭射击,又投掷手榴弹,搅乱了对方的阵势,随即身披重甲的勇士便挥舞大刀冲上来砍杀。
这种战术是清军破阵之法的威力加强版,就是把清军投掷的飞斧、骨朵之类的东西换成了手榴弹,毕竟清军的战术也是从辽东明军那里继承下来的,和黄得功的部队是同一个师承。闯军破阵其实也是这个套路,只不过更进一步,把重箭换成了短铳。
新卫营士兵的个人武艺和黄得功的亲兵家丁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一旦进入混战,立见不敌。不过很明显,他们比朱恭枵手下那帮乌合之众强多了。朱恭枵的三百多人被黄得功击溃,只死了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一半伤口在后背,而这一百人的新卫营,死了五十多人才溃散。谁说明军不能打仗,这些新卫营的士兵只不过每个月领了一石大米,就已经拼命到这个份上了。
兵谏的队伍重新整队,正要继续前进,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中的李凤翔用尽最后的力气,将一支簧轮手枪对准了黄得功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