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章 宽大(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的选择绝不可能是以民族为单位。

反王队伍中对清算清军的问题有四种态度。第一,是深恨满洲,必绝其种类。第二,是认为满洲人来打我们,还可以说是各为其主,汉奸才是最可恨。第三,不如看见留辫子的就杀,给中原饥民腾地方。第四,就是王瑾所持的看法:一应罪责,皆归清朝权贵,寻常士兵只要没有证据确凿的杀戮平民的血债,即不加诛,对于那些可能有血债又没有证据的人,以发配的方式来处理。

李自成也支持王瑾的想法,他的出发点倒不是公平正义问题,而是如果政治攻势能瓦解清军士气,将减少闯军的伤亡。而李自成又没到完全不顾底线的程度,对清朝的统治者还是得清算的,要不然也太同流合污了。

闯军现在有更广阔的眼界,因此对于东北边疆也有更多的想法。正身旗人连同包衣,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具体数目不太清楚,大致应该是一百万到两百万之间,皇太极在辽东经营十余年,已经恢复了大量努尔哈赤时期抛荒的土地,如果把这些人都杀了,再从关内移民过来补齐这么大的人力缺口,花费会非常巨大。

杀光旗人,给中原饥民腾地方,看起来似乎行得通,但是和阿敏的想法一样,只是“听起来美好”。大范围的杀戮必定破坏辽东的生产力,往一片白地上移民,难度比往有现成的农村的地区移民大不知多少倍。

辽东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北有俄国,边防压力很大,非得人口充实不可。蒙古人倒还好说,经过最近这些年的折腾,元气大伤,草原上人口减少得很厉害,至少漠南蒙古几十年内不会再有威胁。俄国在这三方中最强,但毕竟人少,只要注意他们,加强边防,也不至于成为大患,唯独朝鲜,是要着力提防的。

要是原来的李氏王朝,李自成还真不放在眼里,那帮废物能守住朝鲜八道就得烧高香了,绝没有染指辽东和女真故地的实力。但对于朝鲜的起义军,李自成对他们的实力估计得很高,毕竟他自己就是干这行的,对于同行中的佼佼者能达到什么高度还是清楚的。

为了保持辽东的生产力,保证边防的稳定,清朝的底层旗兵和余丁、包衣是非常有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都懂汉语,而且大部分原本就是汉人,内部之间还有纷繁复杂的鄙视链,是再合适不过的实边人口了。在消除原本的政治身份差别的基础上,二十年之后,这些人会尽数融合于汉人。

而且为了形成汉人的认同感,还得在辽东东部山区留几个女真土司,让人知道自己是谁很难,但让人知道自己不是谁却简单。

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政策,要对谁宽大处理,都宽大不到李率泰头上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