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格波动略小一些。
“寡人欲在此筑一城为‘都’。”智瑶带着赵伯鲁来到‘濮阳’西边三十里之外。
这里地势平坦,距离大河约有十来里路,距离坐落西边“楚丘”也是三十来里,南边则有一座叫“鉏”的城邑。
那么一来,等于说原国的都城将会被“濮阳”、“楚丘”和“鉏”从三个方向包起来,它们也是原国都城的外围屏障。
其实,“濮阳”、“楚丘”和“鉏”除了作为屏障之外,它们也会是据点,城池周边完全可以将原本就有的农业基础进行扩张。
城邑的作用就是那么回事,联络各村落的同时,以城邑为中心再链接村落,形成安全有保障的区域,再开展相关的农业生产。
赵伯鲁看上去没有感到什么意外,说道:“智氏筑城多也。仅‘邺’便是雄城。”
一开始,智瑶有点要拿“邺”当都城的意思,后来发现地理位置有点不对,再来又发现可以利用交通的便利当作一座工业城池。
事后证明智瑶的眼光绝对正确,以“邺”为工业城池,再利用“邯郸”周边的产粮,既有交通上的便利性,又能够保证粮食供应。
事实就是那么一个回事,当作工业城池的“邺”城,围绕它进行服务的人仅是含城池以及周边就将近十万人,太行山那边起码六七万人,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不是在开玩笑吗?
工业化的城池距离产粮区足够近,光是运输就能够节省多少成本?至于产生的工业污染什么的,别看“邺”城的规模很大,造成的工业污染估计还没有现代一家造纸厂或石材切割厂大多少。
不开玩笑,没有任何环保措施的话,一家造纸厂或是石材切割厂,一条河就能被祸害完蛋,或是周边会变成寸草不生的白茫茫一片。
智瑶带赵伯鲁走上一圈,心情得到放松,还能尽情地吹牛逼,疲劳一下子纾解了很多。
翌日。
智瑶先后接见了楚国、越国、宋国、郑国、等等国家的使节。
楚国使节过来想谈的事情就一件,想要赎回“渭水之战”和“茅之战”的战俘。
两国的关系怎么样之类,楚国使节一概没有提到,有所触及也是很快转移话题。
越国使节就强调一件事情,友好、友好、还是友好!
能够看得出勾践想对楚国和原国骑墙,不会立刻选择一方,同时也不会轻易选择一方。
宋国使节谈的事情比较多,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加强互相之间的互通有无。
关于正式结盟这件事情?宋国使节隐晦提到时机有点不对,又很想原国继续入侵郑国,双方可以在针对郑国方面进行不结盟的合作。
郑国使节所提的话题不复杂,消弭互相之间的敌视,互相更换封地的一系列后续问题。
可以的话,郑国使节还是很想得到来自原国的支持,郑国则是继续跟宋国扛上。
其余国家?除开老巢丢了的鲁国之外,其余小型诸侯国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鲁国使节的出使就干一件事情,哭,除了哭,就是哭,哭求原国放鲁国一次。
先后接见了那么多国家的智瑶倒是没有感到什么疲惫,当夜召集三公九卿以及一些部门的重要官员,连夜开起了大会。
“楚国与我,敌意颇大。”韩庚听完就品出这一个。
派出使节团是一种建交,然而楚国并没有恭贺原国的建立。这就是敌意最明显的一种展示。
楚国并没有将事情做绝,起码没有质疑智氏立国。
这个就要提到智瑶后面将国号定为“原”那么一回事了。
依旧使用“唐”当作国号的话,楚国提出质疑会更有法统性质,其余列国哪怕不想得罪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