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存完整的同时,不得不说在气候上占有一定优势。
仅仅是燕国实力保存完整,以及燕国现在根本没有兴趣参与诸夏大地的事情,原国都不应该优先选择燕国为武力兼并的目标。
秦国这就不一样了。
在原国占据庙堂高位的人之中,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出身晋地。
晋国的死敌除了楚国之外,另一个就是秦国。
仇恨感什么的还在其次,更为现实的是秦国与义渠正在爆发大战,着实很适合原国过去占便宜。
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
去年,智瑶已经告知楚国、越国和宋国的使节,提出“相王”的邀请,同时向“郢都”、“会稽”、“商丘”派去使节团。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智瑶这件事情办得很不地道,不是其它什么原因,只因为楚君中在原国当俘虏,偏偏原国还邀请楚国到“楚丘”举行会盟,还是一种互相承认王号的会盟。
楚国的楚君中在当俘虏,无法赎回楚君中的前提下,他们又不可能拒绝那种形式的会盟,剩下的选项只有另立新君参与会盟了。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智瑶在逼楚国赶紧做出应对。
到时候,智瑶会将楚君中带去“楚丘”参与会盟,再让楚君中与楚国的新君面对面。
这样一来,除非是楚君中自己舍弃君位,要不然接下来就会很好玩了。
无论楚国到底怎么做,包括原国在内对楚国有恶意的国家都会得利。
如果越国和宋国的君臣头脑不清醒,原国能做的事情就将更多!
到春季中旬时,越国和宋国先后表态,愿意参加在“楚丘”的会盟。
迟迟没有回复的楚国显然是被“卡”住了。
一直待在“濮阳”的子期很忙,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赎回楚君中,往往不会有任何的成果,甚至连见智瑶一面都难,别提去见楚君中一面了。
原国这边并没有态度鲜明地拒绝放归楚君中,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拖着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绝对明白原国想搞什么,子期无数的努力中大部分是想让楚君中为了楚国选择自裁。
可惜的是楚君中不是关押在其它什么地方,他被安置在“濮阳”的宫城之内,待遇方面并不糟糕,只是遭到了全面的监视,自由度方面所剩无几。
某一天,楚君中得到通知,说是即将动身前往“楚丘”参与会盟。
成为俘虏的楚君中知道的事情并不多,哪怕得知要前往“楚丘”举行会盟,仍旧不知道是什么性质的会盟。
在楚君中的认知里面,能想到的就是原国利用自己大肆敲诈楚国,迫使楚国割让土地,赔偿财帛以及人口。这一套楚国玩得很熘,很多诸侯国就是这么被楚国玩得虚弱不堪,直至轻而易举就被楚军攻灭了。
智瑶虽然将楚君中安排在宫城内居住,两人从始至终也就见过两次面而已。
一直到临出发前,楚君中可算第三次见到智瑶,迫不及待地问道:“寡人何时归国?”
智瑶答曰:“恐难归国矣。”
一句话让楚君中呆愣住,有那么一小会才问道:“原君欲杀寡人?”
“非也。”智瑶先否认,再继续说道:“数月之间,楚国庙堂派出七波刺客欲杀你;如今,楚新君燕已然即位。”
这个消息让楚君中变得一脸呆滞。
主要是楚君中的消息太过闭塞,完全不知道短短几个月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燕?何人啊???”楚君中并非不认识有谁名叫燕,只是不敢确信是不是自己想的那个人。
智瑶说道:“楚平公(王)之孙,太子建嫡次子。”
熊中在脑子里想道:“还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