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说道:“此事不可使弥子知晓。”
智瑶又不傻。
太子妃有身孕,知道原国正在力图灭掉宋国,有个什么差池就不好了。
“女人真是命苦。”芬嬴又说道。
智瑶知道在内涵什么。
想当初,智瑶没有顾忌到芬嬴的感受,说要让赵氏在晋国除名就做了。
这种时候,男人说什么都是错的。
智瑶总不能说,当时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没有那么干的话,芬嬴等来的会是自己的丈夫脑袋被做成酒杯,智氏一定会灭亡,族人也将无一存活,其中包括芬嬴生下的孩子吧?
事情没有发生,讲出来有什么意思。
再则,作为胜利者的智瑶被妻子滴咕几句又怎么了?
芬嬴知道分寸,与智瑶闲聊了几句,没有讲更多就离开了。
本来在处理政务的智瑶被打断节奏,发现自己无法再静下心来,索性吩咐道:“寡人巡城。”
一句话而已,不知道多少人要忙得像是陀螺那般,并且保持着最高的警惕。
大约两刻钟之后,智瑶已经出了宫城。
当前的“中京”只是宫城部分被完善约百分之六十,会有这个百分比,还是因为智开举行大婚的缘故。
知道一件事情吗?哪怕是进入帝国时代的阶段,皇帝的皇宫也不是百分百的完工率,其实是会留下一定区域荒废,有需要再临时做出规划。
作为原国的新都城,智瑶的计划是往又大又宏伟的趋势建造,在这种理念下的“中京”城墙长度有二十二里,宽度则是十九里。
因为“中京”够大的关系,城墙直接延伸到大河边上,为此还涉及了挖一条水渠作为护城河,再将水引到城内的设计。
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原国初期投入的人手超过三十万奴隶,后来将普通人的徭役加进去,每年征调二十万左右的徭役,等于一年维持五十万劳动力在修建城池。
两年过去之后,宫城的完成度有百分之六十,城墙则是已经修建完毕,给予普通人的居住区和其它用途区域的完成度应该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
能够有那么快的进度,主要是投入的工具足够多,再来是真的好用和便利。
这么说吧,仅是吊轮的使用,本来要动用庞大人力才能吊上高度的东西,两三个人合作就能完成。
投入使用的工具可不止是滑轮,甚至铺设了木头轨道用于运输,其它可以节省人力的工具更是多不胜数。
根据公输班的估计,再有两年就能让“中京”该完工的全部完工。
可能是进度太快的关系,公输班给智瑶说了一个建议,认为可以在北城门之外修建一个大型渡口,便于货物的往来。
不出现干旱的话,除开极个别险峻的河段,大河确实能够用来河运,不利用起来还真是可惜了。
只不过,利用大河进行运输有时限性,每年至少有两个月是结冰的状态,不像大江只要进行疏通就能不限季节使用。
智瑶当初本想将新都城命名为“长安”的,后来改为“中京”是有新的情况。
都城选择在卫地,以当前原国的战略需要很合适,在“一天下”之后还是位处国家的中心位置。
以交通便利来说,“中京”作为都城更加合适,要说有什么隐患,一来是在大河边上,再则就是一马平川导致无险可守了。
按照智瑶的设想,原国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出现新的敌人,一座“中京”只是开始,未来智瑶会在秦地再起一座大城,不会用“长安”这个名字,将采用“西京”进行命名。
有了“中京”和“西京”,再来一座“东京”和“南京”就很合适。
“东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