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题很贴切,所以参加一下也不算跨界。
过去四十年时间,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燎原之势。
直至今天,我们所有人都无法离开网络而存在。
互联网就像是能源和粮食一样,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
但是在制造业端,互联网技术和制造业融合的程度还远不如,个体生活和互联网融合的程度。
我是一个很喜欢思考的人,今天主题在告诉我之后,我对此有几点简单的思考和认识。
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探讨:
未来十年我们能够见证工业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不仅仅是工业互联网,还包括农业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将为这些传统的制造业进行赋能和转型升级。
大家都知道我对于公司的具体业务是不怎么干预的,我把日常性事物都扔给我们的总经理做了。
但是我会看报告,我很喜欢看下面员工中层和高管写的报告。
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和国内主流的互联网企业,像鹅厂、大米、花为、阿狸等等都成立了围绕工业vr的合资企业。
这些合资企业科创生物的员工是有深入到制造业一线去调研企业需要的。
我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制造业的企业真的要信息化和智能化吗?他们真的需要工业互联网为他们赋能吗?
在座的各位是从事互联网行业,对于传统制造业没有太深的认识。
这么说吧,制造业的利润是很微薄的,微薄到利润率百分之三已经算是高了,也就是说一百万的营收企业家能够赚到三万已经算多了。
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业是维持在一点几到三之间的利润率。
哪里来的钱搞工业互联网?这是第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另外一个问题是工业互联网真的能够为他们带来好处吗?真的能够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吗?
这中间的优势能够把工业互联网的成本覆盖掉吗?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工业互联网转型无从谈起。
科创生物的员工去长三角地区分布广泛密密麻麻的制造业企业调研后,我看了调研报告之后认为这两个问题需要时间来消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传统制造业请一个工人,成本在四千元,专门解决机械化的生产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如果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成本可能需要上百万。
这个成本足够企业请一个工人二十年的时间。
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靠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能够降低程序员的雇佣成本,提高程序员的效率。
间接降低了制造业转型的成本,让更多中小型制造业愿意加入进来。
另外就是需要有样板工程,我们、花为和宝钢联手打造的智慧钢铁生产基地。
产能提高了三倍,事故发生率降低到半年没有一起安全事故发生,一个年产能在两百万吨的钢厂,员工数量不足二十人。
有了这样的样板工程之后,后续我们又和其他很多钢铁集团在谈合作。
对于大型制造业来说,他们有意愿有实力去推进工业互联网转型。我们就有必要去将一些好的结果,推广给中小型类似的制造业企业去。
比如说从两年前开始自动无人驾驶卡车流行起来,现在各大物流公司的卡车司机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用的人工智能。
卡车无人驾驶的技术后来外溢到煤炭开采、钢厂内部运输等领域,这就是技术的外溢。uu看书
一个优秀的工业互联网项目,一定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可以将部分抽出来,用在关联度高的其他领域。
几年前流行的saas服务叠加定制化开发,就是类似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