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4章 家族投机(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杨错也没闲着,待在长安处理从各地传来的军情谍报。早出晚归,忙得不了。

四月上旬,李怀仙遣使借道朔方前来长安,急切异常地请求朝廷出兵为其解围。

事实上,在李怀仙使者赶到之前三日,有关幽州战事的消息就已传到了长安。

历时大半年,经过被动防御、战略相持,再到如今地主动反攻,叛军已经完全扭转了局势。

而造成这一切的最大契机,正是史朝义赶赴河北主持战事,向润客、徐璜玉、薛忠义等大将派兵北上支援符璘。

去年年底时,在刘展暗中施计地协助下,李怀仙甚至一度压制住符璘。

但是很可惜,李怀仙并未能借机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等史朝义赶到河北,亲自接手幽州战事后,李怀仙的日子变得煎熬难安起来。

史朝义一面稳固防御,一面派遣大量细作对幽州军内部大挖墙脚。

此外又挑动与奚族有矛盾的契丹一些部族,对奚族实施骚扰,迫使奚族可汗胡损不得不分兵回师自救,大大的削弱了李怀仙的外援。

面对史朝义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李怀仙顿时慌神。

如此一来,这场耗时颇长、战果不彰的攻打史朝义的战事,早已引起幽州内部的厌战之心。

然而,出于尊严,李怀仙坚持要继续打下去,却将自己闹了个骑虎难下。

不过,李怀仙却并非没有获胜之机。

刘展曾将计就计,为李怀仙设了一条应对之计——借着史朝义挑动幽州内乱,安排几名留守后方的文武官员联络叛军,假做有意归顺,并在幽州内部伪造几场叛乱,迷惑叛军地细作。

待完成一应准备后,李怀仙做引军急退之势,引诱叛军追击,而后设伏破之。

随后,挟取胜之机,主动收兵停战,巩固之前占领的莫州和瀛州。

在刘展看来,真正打下去,李怀仙的实力不可能是史朝义的对手,一时的胜利难以换来最终的胜局。

明智的选择是见好就收,有了一场大胜,李怀仙也能风风光光地收兵停战。

而且,在幽州暂时保留一个李怀仙,显然更能牵制消耗史朝义的实力,对朝廷而言也是最好的结果。

刘展地计策成功了,同时也失败了。

李怀仙虽然伏击了叛军,但因行事不慎,未能克尽全功,仅只击破了数千叛军。

错失上天赐予的良机,就要受到上天地惩罚。

冲昏头脑的李怀仙妄图借胜机一举冲垮叛军主力,却反遭史朝义迎头痛击。

随即,李怀仙昏招迭出,他强令留守幽州的胞弟李怀忠增兵前线,导致后方空虚。

最终居然将伪造的叛乱变成了真叛乱。

以刘展的智计,对此也是无力回天。

毕竟,他并不是幽州的真正主事者,甚至无法直接向李怀仙献计。

一直以来,刘展都是通过大唐在幽州军中的一名内应官员来为李怀仙出谋划策,他自己则始终隐藏幕后。

在得知后方叛乱,李怀仙又出昏招,命李怀忠强征幽州各大宗族豪门的私兵,结果却激起更大不满,使叛乱加剧。

李怀仙不得已之下,只能真正回师自救。

史朝义没有错过这一次机会,不顾众将的怀疑劝谏,亲统大军追击,大破幽州军,六日内连复莫州和瀛州。

最终,因为自身士卒的确也累得不行,才暂时停下了追击的步伐,否则说不定就已攻入幽州。

不过,李怀仙的噩梦并未结束,与前次不同,史朝义这一次并不准备再放过他。

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窘迫局面下,李怀仙才不得不急病乱投医,将希望寄托在朝廷的出兵救援上。

不过,他却忘了一件事情——代宗皇帝已与史朝义达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