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案首之争(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二步是甄别别字与犯讳,凡是有别字与犯讳者,皆不取。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文教薄弱的偏远下县,参考的学子少,当童生不足数之时,会回过头来找,不过犯讳是绝对毙掉。

如果说写了别字只是粗心的话,犯了讳就是态度问题。

这一步骤五人合阅,五百一十五份试阅一张张的看,通过的不标注,被刷下的,要标注别字与犯讳处,连同试卷一起存入学政档案。

五人都有官气与文气护身,了旺盛的精气和体力,阅卷快速又有效率,当甄别完成,又刷掉了三十三人,还余四百八十二份。

童生便是从这四百来人中择取。

“签名画押罢!”

张柬之在表格上阐明情况,签名盖印,其余四人也纷纷签上名盖印。

天色已经接近傍晚,张柬之抬头看了看天,便道:“诸位都辛苦了,先用了膳也不为迟!”

“便依堂尊安排!”

四人拱手施礼。

大唐科举,对考官有着严格要求,阅卷期间,不许擅离大殿,殿后备有马桶如厕,五名考官互相监督,现实中也不存在考官沆瀣一气,互相勾结的情况。

以县丞为例,县丞的品级低于县令,起佐贰之责,却是由朝廷任命,县令对县丞只有参奏权,没有罢免权,两者天然对立。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假如一县的县令与县丞勾结在一起,很快就会引起府城的警惕,两者去其一,绝不姑息,哪怕只是为了避嫌,县令与县丞在私下也基本上没有来往,在公事上常常争执。

堂下有吏员端来饭食,五人各自吃饱喝足,继续阅卷。

四百八十二份试卷,按常理来说,文气第二档及以上足数,就不会从第一档取用,但是考虑到也有文气稍逊,而墨义上佳的文章,本着对学子负责的态度,依然审阅一遍。

这一次,只取三十卷,定童生名额!

在大唐,举人以上才能授官,哪怕是个最末品的县教谕,也需要举人功名,以举人进士的文才去看童生的卷子,几乎都要耐着性子看,除非格外出彩。

“好文,好文,哈哈,此诗妙哉!”

张柬之突然哈哈一笑。

“堂尊有何发现?”

县丞随口问道。

张柬之诵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左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四位以为如何?”

“这……”

四人相视一眼,都是收了史家银子,只要史进在三十以内,就要力保史进过关,甚至史家已经暗示,如中得案首,还会备上后礼。

科举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案首几乎必中秀才,除非犯了大忌,或者文章水平严重下降。

为此,他们也是下了功夫,看糊名文章没法辨别个人风格,而且考官也没法事先得知考题,无从预估,只能从诗文着手。

史进平时写的诗都拿给他们看了,有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味道,毕竟年龄摆在这儿,又没什么太多的生活感悟,而这首诗,表达传神,意境优美,不符合史进的诗风,那么,只能是他!

四人脑海中同时闪过了一名瘦削少年的质朴身影。

“呵呵~~”

县承呵呵一笑:“诗倒是好诗,就是意境太过于萧瑟,与我大唐的盛世……似乎不大相符,此乃在下一家之言,咱们先阅卷,早点把三十份拟出来。”

张柬之眼里精光一闪,似有所思。

他有九成把握确定,手里的试卷就是萧业的卷子,贴义全部通过,墨义与诗文不评份,过了在卷角写上一个过字,再交由下一位考官,五人全过,基本上可以中得童生,如全过数超过三十,再甄选一遍,不足三十,从不全过的文章中择取。

不知不觉中,已是三更天,三十卷终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