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摆烂(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虎口夺食啊,不可容忍!

辽东将门携关宁军坐镇本乡本土,为独占辽饷利益,对外来军队大肆排挤,导致许多从关内长途跋涉来,为国拒敌的将领和军队,含恨陨落在辽东大地上。

这种情况随着朝廷对辽东将门的依赖性逐渐增大,也越来越公开化。

例如原宁远总兵金国凤,是宣府人,初以锦州副总兵的身份驻守松山,以三千兵击退皇太极亲率的上万八旗军,首次打脸皇太极“满万不可敌”的谬论。

后来金国凤升任宁远总兵,手下人马近万。

崇祯十二年清军大举进攻宁远,金国凤只带着两个儿子跟几十个家丁冲出宁远城,跟清军死战,随后战死。

而他手下的上万宁远兵,却在城头看着他们的总兵送死。

原因很简单,金国凤作为外人,根本指挥不动关宁军!

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在金国凤战死后,给崇祯的奏折中说明了原因,一针见血。

“国凤素怀忠勇。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乃能力抗强敌,卒保孤城,非其才力优也,以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迨擢任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非其才力短也,由营伍纷纭,号令难施,而人心不一也。”

洪承畴说得很明白,金国凤此前能以三千士兵守住松山,在宁远时麾下有近万人,却打了败仗。

而这近万人,绝大部分是属于辽东籍军士,也就是关宁军。

关宁军躲在城里当缩头乌龟防守可以,真要与八旗军野战,伤亡会很大,所以谁也不愿意跟着金国凤出战。

哪怕有着为国而战的大义名分,关宁军压根不当回事,在他们眼里,家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金国凤的例子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连洪承畴这位辽东最高军政长官都害怕了,深深感受到了辽东将门及关宁军的心黑手辣。

只有辽东将门指定的将领,才能指挥关宁军,掺沙子让外人来就是不行,不管谁来,迟早都会被关宁军给坑死。

因此在金国凤殉国后,洪承畴举荐关宁军的后起之秀吴三桂,接任宁远团练总兵一职。

他希望在日后与清军决战中,吴三桂及关宁军能尽力帮助自己打仗。

但可惜的是,洪承畴最终也被吴三桂及他率领的关宁军给坑惨了。

明军十三万大军,松山清军包围圈中突围出来的人马,大部分是关宁军,吴三桂的两千关宁铁骑,几乎毫发无损。

由此看,关宁军在宁远城坑死金国凤只是小儿科,松锦大战中坑惨洪承畴及明军精锐,才是常规操作。

徐煌深知,辽东将门的套路又来了。

面对吴三桂的提议,他站起身来,面露歉意说道:“昨日一战,我部人马疲惫不堪,无法再战。”

吴三桂脸上笑容不变。

想想也是,这徐煌有此斩获,何必再去拼命?

其实,徐煌是想去救洪承畴,可也自知实力不足。

满清八旗数万大军将整个松山城团团围困,就为拿下洪承畴,去了不是自寻死路吗?

张若麒又问了几个总兵,谁愿护送粮草到松山堡?

结果各人姿态各异,大同总兵王朴掏着耳朵,密云总兵唐通歪在椅子上打哈欠,蓟州总兵白广恩和山海关总兵马科,二人不约而同的低下头,打起了呼噜......

几个文官也没办法,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监军张若麒心下犯愁,好在有徐煌的觉华岛大捷,报与朝廷想必圣上不会责备......

就这样,督师杨绳武、监军张若麒、户部郎中沈廷扬三人各自书写奏疏,以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师。

辽东战事,一直是大明的首要重任。

北地没有大股流寇,沿途驿站相对完善,加上战报是前线督师与监军发出,规格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