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名弓兵的出现是个很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高阳就奇怪的很,秦朗既然手中握着有弓箭手,怎么不一开始就整上呢?
却不知道秦朗根本就没想过用弓箭去射击甲士。
此前在纪庄他都做过实验,就温家给他搞来的那二百张弓,用来去射甲士,根本没大用。
明代的弓比之汉唐时期已经大有不同了,明代的弓都是小稍弓,是正儿八经的软弓。
拉力别说跟秦朗手中的那张两石硬弓比,就是弓力80~90斤的中等弓都一张没有,全是弓力60斤以下的下等弓。
大约便是40~50斤。
这是明代弓箭的大趋势,火器的发展让明军从一开始就走在了软弓长箭的道路上,对于硬弓远距离抛射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明军的对手也少有重甲,对于破甲需求不算很高。
明《武备志》中有言,硬弓拉开后不能持久,不利瞄准,因此软弓长箭是最合适的搭配,明边军常用的开元弓,便是软弓的代表。这种弓弓力不强,容易拉开,不善射箭的人稍加训练都也可以使用。
最重要的是,徐州地区的军器制造业再是历史悠久,再是规模巨大,他们也是私人企业。他们的最大客户群并非是军队,而是地方上的乡勇民壮,是士绅豪族的家丁打手。后者更不需要考虑破甲这一因素了。
所以拉力小但射速快,又容易培养训练的下等软弓就成为了徐州弓箭的主力了。
用这种下等软弓去放箭,二三十步距离上也很难对披甲军士造成影响。除非一箭正中脖颈。
秦朗给这二百弓手对标的群体就是小袁营大量的无甲军兵,这些人身上只穿着冬装棉衣,倒是防不住软弓的抛射。
大量箭矢越过前方小袁营的披甲兵,落到了稍后的无甲兵头上。那效果立竿见影!
小袁营前军后方队列立马就变得混乱不堪了。
“弟兄们跟我杀,杀上去!杀上去!”
丁进立刻高声叫吼着,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难得的佳机,只要能把前面的这波披甲兵逼退,都不需要打垮他们,小袁营就露出败像了。
团结在丁进周边的军兵们,听闻此声,精神立刻一阵,亢奋的喊杀声再度响亮,听得后阵的秦朗都浑身热血沸腾。
而对面的小袁营人马却恰恰露出了一时慌乱。
本来两军拼死相搏,就像是两头狭路相逢的野兽,利爪尖牙,鲜血横飞中,都在拼命的给对方以最大的杀伤。
可是自己在前头豁出命的厮杀,后方却一下子乱搅来了,人又不是机器,岂能不分神?
而这一分神,气势便已经泄了。
阵前的厮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小袁营的披甲兵动摇了,哪怕主体并没有露出颓势,可战况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鲁荃急的直跳脚。
但现如今的他显然没有了开始时提着脑袋干革命时的勇猛了,再让他不畏刀兵的去奋勇当先,振奋大家士气,鲁荃没这个勇气!
作为高阳手下最得信重的大将,鲁荃的小日子过得可是很舒心的,那不多的英雄气和当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早就在酒色奢靡中荡然无存。
毕竟现在又不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档口,鲁荃提不起拼命拼死的劲头的。
高阳也急得直跺脚,那微妙的转变可往往就是败势的初显。
但不等他想出好的对策,他左手(秦朗右翼)战场上就又爆开了一个可以把整个高阳军都炸死的大雷。
高明败了,败得还很凄惨很凄惨。
五列横队应敌的火器营,在全营动作僵硬之中,凭靠着还算整齐的一排排齐射,将整个高明军都打的稀里哗啦。
没有人能冲到火枪营兵线二十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