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 喜得千金,报捷京师(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朕又要去告祭太庙了,东江军很好,就是这赏功银太多了。”

将近三万敌人被全歼,即便是真夷,也有两万左右,每颗首级五十两,那就是一百万左右的银子啊!

一想到钱,崇祯又犯起愁来。当然,他知道这是必须给的。哪怕是在军饷上拖延,这赏功银却是要尽快拔付。

赏罚分明,这可是保持军队战力和士气的关键。人家在奋勇杀敌,朝廷却抠抠搜搜,以后谁还有动力?

何况,东江镇已经是崇祯平辽的唯一指望。到现在为止,东江镇所要的饷粮也比袁督师主任辽东时,少了很多,你还不知足?

王承恩躬身道:“皇爷,这里还有方正化的奏疏。”

崇祯接过呈上来的奏疏,打开阅看着,不时微微颌首,恍然的样子。

“原来如此。”崇祯放下奏疏,用手轻轻拍着,缓缓说道:“建虏若是全部动员,还是有七八万人马。但少年兵、老头兵掺杂其中,战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王承恩陪着笑脸,附和道:“若是连壮妇都算上,建奴能超过十万人马呢,可那又有什么用?”

崇祯笑了笑,说道:“方正化的奏疏写得不错,解释了朕心中的诸多疑惑。对于东江镇的三年平辽,朕也能放下心了。”

停顿了一下,崇祯又叹了口气,说道:“再怎么难,顶多也就三年。只有辽东平定了,才好全力解决其它困难。”

王承恩不知道方正化奏疏中的内容,也不好轻易接话,只是躬身点头,表示赞同。

借着方正化的嘴,郭大靖确实开出了条件,也算是狮子大张口。

按照郭大靖的估算,吞并辽镇后,东江镇至少还需要一万匹战马,才具备大决战的条件。

除此之外,还需要扩充军队,供养军队的百姓也需要很大的数量。

说白了,东江镇需要大量的移民,需要战马,需要耕牛,需要粮草物资,需要朝廷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不给也没关系,三年平辽的目标依然不变。可要是给的话,方正化在奏疏中暗示,东江镇在一两年内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很大。

是勒紧腰带,一次性地筹措供应,还是分期分批,对崇祯来说,显然是前者更有诱惑力。

早一年,哪怕早一天,解决掉建虏这个心腹大患,也是崇祯所愿意的。

内忧外患,崇祯已经几天没睡好觉了。辽东再获大捷,终于让他开心畅快,今晚可以翻翻牌子,轻松一下。

崇祯做出了决定,从御马监、京营、蓟镇、山海关等地驻军抽调战马,再从边外的蒙古诸部大量采购,一万匹战马,再加上几千耕牛,还是能够满足东江镇的需求的。

何况,方正化在奏疏中也把郭大靖的意思说得挺明白。

只要移民数量能持续地增加,今年秋天如果丰收,东江镇的粮饷就继续维持原数,新扩充的部队不向朝廷再要钱。

“东江镇光复了大片土地,移民屯垦是应有之意。国内别的不好说,可灾民却是不缺,让地方官府着力方便也就是了。”

崇祯对这个要求并不在意,流民安置到辽东,反倒减轻了朝廷的负担,更减少了不安定的因素。

拿起方正化的奏疏,崇祯又仔细阅看了一遍。方正化转述郭大靖的分析,让崇祯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就是不战,东江军也给建虏造成持续的压力,使其必须保持足够的军队,时刻保持警惕。

而没有了足够的劳力,不论是耕种,还是生产,都将难以满足建虏的需要。没有粮草物资作支撑,建虏连生存都是问题,就更没有了发动进攻的条件。

“何其相似也?”崇祯突然想起了关宁锦防线,想起了那么多军队在辽西空耗粮饷,却对建虏并无威胁,主动进攻权依然在建虏手中。

果然没有杀错,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