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54章:新时代!(大结局)(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点点头说道“话虽如此,但安国君嬴柱在赵国居住了多年,他被封为太子,或有可能缓和秦赵两国的关系,使赵国再次倒向秦国……你知道,这些年赵国在秦国与魏国之间摇摆不定,魏王早已失去了耐心,倘若这次赵国再与秦国结盟,恐怕魏王就会命我讨伐赵国了。”

“原来如此。”蒙武恍然大悟。

此后几日,蒙仲在蒙邑暂住,陪着乐嬿拜祭了早已过世的岳丈岳母。

数日后,蒙仲吩咐随从将乐嬿送归舞阳邑,而他则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前往赵国的旅途。

此时的赵国,赵王何已于前些年身故,继位的是太子赵丹,或者如今该称作赵王丹。

说起来,赵丹本不是长子,赵国的王位本不该由赵丹继承,只是因为赵国有一年瘟疫横行,太子赵悝不幸染上瘟疫身故,因此赵王何才立赵丹为太子。

除了赵王何以外,肥幼、赵希、赵贲以及奉阳君李兑、阳安君李跻父子,包括前些年投奔赵国的赵奢,亦相继故去,廉颇竟变成了蒙仲在赵国除乐毅外最有交情的人。

待等抵达赵国邯郸时,赵国的国相平原君赵胜早已在城门外等候多时。

与最初相见赵胜时不同,此时的赵胜,因为多年协助兄、侄两任赵王而身体抱怨,能亲自出城迎接蒙仲,可谓是非常给面子。

当然,以蒙仲的名声与地位,确实也有资格让赵胜亲自出城相迎。

当日,蒙仲在赵胜的府上,与赵胜就秦国问题谈论了一番,总的来说成果不大,对比蒙仲希望让赵国坚定‘联魏抗秦’的立场,赵胜始终是顾左言他,不肯当面给予承诺。

当然了,以赵胜的立场来说,他当然不会愿意赵国成为魏国的附庸,哪怕这些年魏国在宋韩两国的帮衬下,声势逐渐增强,已逐步取代了当年齐国的地位,与秦国并称当世最强大的两方势力。

失望之余,鉴于此前收到了廉颇的邀请信,蒙仲决定前往晋阳,与廉颇谈一谈这件事,毕竟廉颇是主张抗击秦国的将领,他这些年曾多次与秦国作战,与秦国诸如王龁、王陵、胡阳、嬴摎等年轻辈的将领交手。

不过在此之前,蒙仲准备先前往柏人县,拜访了一下阳安君李跻的后人。

阳安君李跻是奉阳君李兑的儿子,在李兑于赵国失势之后,李跻以及李氏一族亦逐渐在赵国失去地位,当时李跻听从其父临终前的叮嘱,与蒙仲交善,是赵国少数坚定主张‘联魏抗秦’的臣子——或许赵王何也是看在这层关系上,对李氏一族也并未秋后算账。

但遗憾的是,李跻过世后,李氏一族还是难免没落了,于是李跻的后人,便前往秦国去投奔李跻的次子李恪。

李恪的孙子李兴族,十几年前便曾作为进攻赵国的秦国将领。

直到前两年,李跻的后人,在秦国担任御史大夫的李昙回归赵国,被赵王拜为柏人侯。

而这位柏人侯李昙,便是李兴族的儿子。

一日后,蒙仲来到了位于邯郸东北约八十里处的柏人县。

得知蒙仲前来拜访,柏人侯李昙受宠若惊,连忙领着四子李玑出城相应。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昙比蒙仲年纪略小一些,但论辈分,二人却差地太多。

要知道,蒙仲当年虽然年纪与李跻的儿子李恪相仿,但却是与李兑、李跻父子平辈论交,而李昙则是李跻的曾曾曾孙,中间差了整整四代,除了尊称蒙仲为郾侯以外,李昙实在不知该如何称呼蒙仲。

“为何不选择留在秦国,而选择返回赵国呢?”

在与李昙交谈的期间,蒙仲问后者道。

李昙叹了口气说道“秦国虽待我李氏不薄,但赵国终归才是我李氏一族的祖地……若有选择,当年祖先也不会投奔秦国……”

据李昙所说,他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李崇、次子李辨、三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