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就没有一个定数,有人可能就只是雇佣家政服务机器人做个饭。
也有人可能就是雇佣家政服务机器人临时带个孩子,因此服务时长根本就没有一个定数,很难预期后续收益情况。
不过根据他们目前的统计,家政服务机器人平均每次服务收益在500元左右,也就是说过年期间家政服务机器人打零工的收益也有7.5亿元。
如果能够维持现在的短期雇佣状况来看,全年短期雇佣市场的规模大概也有100亿元,加在一起也就是350亿元。
看上去好像不少,其实这样的营收规模远远没有达到他们的市场预期,和机器宠物市场相比,更是不在一个层次上。
青龙科技公司的家政服务机器人每年的产能是100万台,按照这样的市场预期,估计很难消化这么多的产能。
目前万城基业雇佣的家政服务机器人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台,按照目前的收益来看,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饱和工作状态。
既然如此,自然要总结原因,他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价格高昂,不管是长期雇佣,还是短期雇佣,价格都是比较贵的。
长期雇佣按年需要50万元,除非是真正有钱人,小富家庭都要考虑再三,看是不是真有需要,普通家庭更不用想了,根本就不是他们能消费得起的。
短期雇佣,价格也不便宜,每小时的雇佣价格达到了200元,如果按照时间计算成本的话,比长期雇佣成本高得多。
第二个原因就是家政服务市场规模本身就不算很大,很多当家之人从小就是干活长大的,都不是懒人。
只要自己能够干的事情,都不会花钱请人来做,除非是自己干不了,或者是没时间干,才会花钱请人。
这牵扯到消费观念的问题,不是说他们不愿意花钱,而是他们喜欢将钱花在实实在在的地方,为服务买单的观念还比较薄弱。
第三个原因就是传统用人观念起到阻挠作用,相比雇佣家政服务机器人,他们如果真有需要,更愿意雇佣普通家政人员。
一是雇佣普通家政人员相对更便宜,二是大家还是会觉得机器人用来做家政服务有点不靠谱,别看发布会上好像完美无瑕,但是实际情况如何,谁也不清楚。
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感觉都不好解决,如果降低价格的话,会不会导致普通家政服务人员的就业机会减少。
至于消费观念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需要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有改变。
叶子书抽空看了下他们这边的情况,觉得他们的经营思路还是出了问题,将家政服务机器人当成了传统行业来经营。
他认为想要尽快将家政服务机器人推广出去,主要还是要让人尝到甜头,当一个人从来没有享受优质服务,自然没有念想。
反过来,当一个人隔三岔五都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慢慢就能形成习惯,只要形成习惯,还怕消费者不愿意买单?
他让万城基业和蜂鸟生活服务公司达成合作,目前蜂鸟生活服务公司的生活服务平台用户量非常高,这对向更多人服务是非常有利的。
然后采用互联网思维来运作,大量的折扣券,甚至是限时免费券等等,让大家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尝鲜。
初期不要想着赚大钱,先将市场给培育起来,只要市场足够大,到时候不管是家政服务机器人还是普通家政人员,都有发挥的余地。
而且万城基业在这些促销活动中,也不见得会严重亏损,最多就是少赚些钱而已,加上他们没有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用担心未来赚不到钱。
叶子书将这些思路整理好发给万城基业,其实这样的思路也可以在他们的其他服务产业上进行尝试,有利于扩大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