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也忘了这件事。
“崔大人这倒像是在诡辩。”陆中书冷哼道,“人在你府上出现,你却说自己半点瓜葛没有,又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说辞,叫我如何相信?”
“这么说,陆学士有证据表明这血巫之事和我有关?”崔远反问一句。
一边眸子半阖,口观鼻,鼻观心的秦王睁开眼睛,挪出步子,朝李洵拱手作揖,“臣弟有话说。”
“嗯。”李洵依旧端坐在那,点着头。
李琰主动提及自己的事情,淡淡道,“这血巫也曾在臣弟名下的一处宅邸留下痕迹,此事臣弟之前同陛下说过,完全不知情。
臣弟倒是认可崔中丞的说辞,这贼人或许是有意为之的诬陷。
当然,是非曲直,只待之后大理寺的查证,相信大理寺会查出真相。”
对于这些人的争辩,李洵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看向褚峥,问道,“褚公以为此事如何?”
褚峥抱拳道,“此事大理寺当倾尽全力查出真相,给秦王,给陆学士,给崔中丞,给所有官员一个交待,不辜负陛下的期许。”
“陆爱卿,此事褚公既然保证,你大可放心,不会让令公子死的不明不白的。”李洵淡淡收尾一句。
“多谢陛下,臣等感激不尽。”陆中书和其他官员纷纷退了回去。
“今天就散了吧。张相,魏公,和秦王来御书房一趟。”李洵站了起来,口语化的说了一句,便当先退到后殿去了。
满朝文武便井然有序的退出这议事大殿,张廷渝三人则是联袂往右侧的御书房走去。
三人并肩而行,步子倒也不急,徐徐的走在这青砖碧瓦之间。
“陛下何事唤我们。”魏钦黎捋着长髯,笑呵呵的问了一句。
张廷渝摇着头,“去了就知道了。”
魏钦黎继续道,“之前不是说了嘛,这沁园一事,多半是有心人为之,张相为何还让陆学士又参了一次?”
“你个老匹夫又乱扣帽子?”张廷渝冷哼一声。
“这次我得站魏公这边了。”李琰呵呵笑着,“张相你不地道。”
“羞与为伍。”张廷渝甩了下衣袖,加快脚步。
魏钦黎和秦王对视一眼,只是摇头笑着。
此三人,算是代表着大齐朝堂上的三个完全不同的利益集团。
其实严格来讲,魏钦黎和张廷渝两人算是莫逆之交。两人从年轻的时候便相互结识,是同一届的考生。
后来,随着政治道路的不同,逐渐走向各自不同的道路。
尤其是本质理念的对立。
那就是在针对大齐总体战略上的国策问题。
张廷渝认为,此时的大齐已经病入膏肓,重症还需重药医治,要想祛除这多年的沉疴,必须要下猛药,要革新。
只有图变,才能求存,否则这大齐迟早在这温水里被烹熟。
而魏钦黎则是恰恰相反,正因为大齐已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更应该以稳重为本,不可轻易冒进。
因为冒进大概率只会加速灭亡。只有固本才能徐徐图存。
两人都有各自的角度,渐渐的就形成各自的文官集团。之后更是演变成不单单是这个点上出了分歧。
很多政策,决议等双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秉承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人都有利益趋同性,到了张廷渝和魏钦黎这种级别的时候,他们往往就成为这种趋同性的核心点。
很多时候身不由己,都是被集体利益裹挟着前行。
因为彼此都是巨各自轮的掌舵者。
至于这位看起来面向和善的秦王便相对来说较少在这方面上表明自己的立场,他要做的就是平衡皇族和朝堂之间的微妙平衡。
很快,三人就来到了御书房。
李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