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三种澄心堂纸
李启严将手套递给周至和王乐梅,自己和儿子也各自将手套戴上,笑道:“知道不看见这东西,你们怕是早茶都喝不好,那我们就先看东西。”
周至也不再客气,郑重地将手套接过戴上,然而伸向书帖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淳化阁帖》宋代刻本本来就非常的稀少,目前已知的初拓本,也就是所谓的“祖刻”,也就面前的四本。
而现在藏于故宫的十卷全品,那是清代雍正年间收入内府的,因为每一本贴上都有“懋勤殿鉴定章”和“乾隆御览之宝”,故而被称为懋勤殿本,考证过后能够确定时代属于南宋,然后进入清代内府之后,雍正皇帝命人精心修复过。
而藏于沪上博物馆的版本,其实也是南宋用双钩法复刻的版本。
而甘肃和陕西的那两本就更“新”,是明代肃王命人根据南宋本,翻刻在石头上再拓下来的,以及对“肃王本”翻刻的更晚的本子。
这四卷毕士安祖刻本,周至一看就知道不简单。
几乎是抱着朝圣的心情,周至仔仔细细地看完四本祖刻本,恭恭敬敬地重新放好,才敢直起身来喘出一口大气:“祖刻真品,断然无疑。”
“哦?”虽然从李乐海那里道听途说过周至的一些神奇,当然那也是李乐海从林婉秋那儿听来的,但是李启严也不怎么真当一回事儿,因为“炒作”这种东西,虽然在内地还没有流行起来,但是在港岛,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玩意儿了。
现在见周至一副专家审查模样的做派,之后还断言四本祖刻本是真品,也想要知道他的推断依据。
于是问道:“肘子你讲讲,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得出这结论?”
周至笑道:“因为我认得出来一些东西。”
“哪些东西?”李乐海不禁问道。
“八答锦,廷珪墨,澄心堂纸。”
“等下!”李启严难以掩饰眼中的震惊之色:“后面两样,我已经请到台岛和岛国专家进行过鉴定,的确如你所说,使用的是廷珪墨和澄心堂纸,完全符合祖刻本的历史记录,可这绫封,伱如何知道就是八答锦?”
“什么是八答锦?”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谁都不敢说自己什么都知道,很明显宋锦这块乃是李乐海的知识盲区。
倒是王主任明白了:“肘子就是蜀中人啊,你是不是在锦官城见过实物?!”
周至笑道:“是的,因为我要给自己手里的一串南红朝珠寻找绦子,通过蜀都的玩家寻到过蜀锦的传人,在这位传人那儿见识过这东西。”
说完对李乐海说道:“海哥,北宋时期,蜀中的织锦是天下最名贵的,而其中最顶级的纹样,又被称作‘八答晕’”
“这四本贴子表面用的绫封,其纹样就和我见过的宋代八答锦完全一样。”
“我们都没怎么见识过。”李启严说道:“毕竟蜀都处于内陆,还在盆地之内,相对封闭。而织锦这种东西保存也困难,极少有流出,今天有机会了呃,肘子你给我们说说。”
周至笑道:“那我就班门弄斧了。说起来古代织锦的技术,其实就和现代的提花技术差不多的道理。”
“不过其工艺和花纹,远比现在的提花机繁复得多,每一种提花纹样的各种彩色丝线布置规律,都会由织官记录在一本手册上,这样的手册,称为‘花本’”。
“一旦花本失传,织锦又没有全幅保存下来的话,那这种纹样就算是失传,至少是失传一部分了。”
“知道大概,我们再说八答锦。”
“八答锦又叫八答晕,是以赭黄为底色,上用各色丝线提出由圆形,方形,多边形等的各种几何图案构成的美丽纹样。”
“每一个小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