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84章:经世致用才是真学问(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都道明。一番共叙离愁,饮酒三杯后,在场的学生都折下树枝,可惜此地无柳,只得用树枝代替。王阳明再度启程,望着这一山一水,心里头的难舍之情愈发强烈。…………湖广,华容县。刘公祠后院客堂中,刘大夏的弟子已经增加到三十余人。新增的这十来人,乃是商贾子弟,他们来这念书,多数不是为了科考,更不是醉心于学问。而是他们关心于黥事,同时与刘大夏有一层师生关系,对他们家族的生意有极大好处。他们也不是湖广人,多数都是南直隶的商贾世家,抑或是缙绅之家。前工部尚书曾鉴的小儿子曾明忠,此刻也正在堂下听课,这个年仅十六的弟子,深受刘大夏的喜爱。之所以有了这些弟子,源自于两年前曾鉴的一场拜访。同时湖广人的曾鉴,在被贬谪回乡时,曾经坐过黥人的大船自天津南下,此后心中就有了“废漕改海”的心思。他收拢不少史实和记载,认为“废漕改海”不仅可行,而且每年可为朝廷省下一大笔开支。有此心之后,他便带着这些资料,来到华容县找到刘大夏。刘大夏的思想,在这个时空本就已经更激进,同曾鉴一番交谈,瞬间干柴烈火,两人打的火热。起初二人是打算上书朝廷,历陈利弊,还准备给朝中的故交写信,希望他们关注此事。后来同王明阳书信交流,觉得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这个道理很正确。刘大夏顿时反应过来,期望朝中那群人去办此事,不妨他先试着实践此事。于是他与曾鉴二人,利用一些特权和人脉,拉拢了一批南直隶的商贾,取得四艘四百料海船后,又派人前往南京的龙江宝船所,重新收拢一批会造船的工匠,花钱让他们建造船只。直至今日,刘大夏和曾鉴联合商贾,一共耗银二十余万两,组建了一支名为“四海”的船帮。这个船帮已经有四百料船八艘,又从东秦学得横纵帆之技术,专门从湖广和江西,购置粮食运往北直隶出售。去年中,第一批粮食启运,刘大夏和曾鉴高兴的前往庆贺,他们求神问祖,祈求一帆风顺。结果非常的喜人,这批粮食平安运抵天津,很快就被当地的粮商收购。往来一趟的利润虽然不如运送其他货物,却给了刘大夏和曾鉴极大的信心!他们觉得只要有五十条四百料船,就能缓解北直隶的漕粮问题,这“废漕改海”也就能在不用朝廷的情况下,渐渐改掉大半!即便不能,至少也平抑了北直隶的粮价格,也算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刘大夏和曾鉴,此时正准备联合京中故交,将北直隶的粮商踢出局,由他们来掌控粮食的最终销售。这也是他从东秦学来的招数,他虽然不懂供销社到底是个什么制度,有什么运营逻辑,可他还是发现粮食统*购*统*销的好处。这第一次办实事的结果,可以说极大的鼓舞了刘大夏和曾鉴,他们对商贾的态度,甚至都有较大的改观,认为商贾只要利用的好,不仅能货畅其流,同样能利国利民。对东秦重商事,他们也不在感到奇怪。这天,刘大夏照例来上课,他面色红润,笑呵呵的对学生们说:“今日咱们不讲课!阳明先生已经进入湖广了,相信不出一月,就能来咱们这!老夫已经去信,请他多在华容待几日,你们今天开始,就每日清扫院落,准备迎候阳明先生!”在座不少学子,闻言都激动的站了起来。自龙场悟道后,阳明先生的名号就在华容传来。刘大夏以书信交流的方式,将王阳明的学问,一点一点告知这些学生。作为他精心培养的变法种子,刘大夏觉得阳明心学,极其的适用,即便今后不能变法,也要让这些人,成为一个以办实事为准绳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