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认可度就不高,又没有明确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
产品少、车型少,导致其溢价能力不足,这是也让其很难做大。
只有少数几款车还算销量可以,但也在市场上形不成气候和规模。
纵然在一个阶段能被市场认可、消费者喜欢,但是难以做大做强,所以不能起到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集团的资金供给力、技术供给力、营销各方面等的市场平衡度不够,使得汉腾在研发投入上心有余力不足。
整体技术跟不上,溢价空间窄,过去在市场好的情况下,能通过销量自给自足。
但是当车市受到影响,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时,汉腾产品就面临着被淘汰的现状。
可汉腾是凉了,不代表汉腾自建的工厂不行。
当初汉腾正红火的时候,直接在上饶当地投资了137亿,建有两大基地,其中,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二期年产能20万辆,年产能总量为35万辆。
可汉腾汽车的高层,明显高估了自家品牌的销售能力。
汉腾汽车从2018年以后,销量就开始不断下跌。
2020年的销量,与2019年相比,更是断崖式下滑。
更何况,造车本就是烧钱的行业,少则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上百亿元。
汉腾做不到收支平衡,资金链自然越来越紧张,最终恶性循环,到了拖欠员工的工资的地步。
如今破产清算的汉腾,已经归属当地政府处理,面对一帮讨要工资的员工,政府那边也很是头疼。
更何况,当初汉腾投资建厂,政府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现在汉腾破产,政府和银行那边算是倒了大霉,只能希望有其他车企感兴趣收购。
但有的车企,只是问了价格,就直接被吓走。
总投资高达百亿,即使破产重组,也需要一个不小的数字才能吃得下。
但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企想造出一款量产的车型,没有200个亿是打不住的。
很多公司,都倒在融资的环节,直接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
所以说,许多新能源车企,干脆找人代工,只负责ppt忽悠就好。
当初的蔚来,理想,哪个不是这么走过来的。
但等有实力了,资金不紧缺了,自建工厂不迟。
比起蔚来和理想他们,蒹葭进场虽然晚了些,但也省了不少钱。
早些年的时候,国家为了规范市场,很多新能源车企不得忍痛花费巨资收购两个生产资质,才能让设计的车型得以量产,要不就是干脆找有资质的车企和合资。
这也导致,有些车企靠关系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助‘资质’四处找投资。
很多有能力、想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
但随着政策变化,原本的新能源产业双资质被取消,企业想要拿到生产资质,只需由地方政府对资质进行核准,而后将这一信息上报即可。
对于注册资本高达100亿的蒹葭,上饶当地政府是非常欢迎,一路手续全程绿灯。
对于汉腾此前的债务,蒹葭是不会负责,只要两期工厂的产权和设备。
对此,当地政府也有预料,但只要蒹葭愿意落户他们这,就能带动上千个工作岗位,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至于蒹葭,倒是也不亏,收购汉腾这样的二手工厂,所需成本比新建工厂要节省很多,投产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因为是招商引资,再加上汉腾已经破产重组,实际上出售的价格极低,两期工厂加一起,也不过要了蒹葭60个亿。
光一个汉腾工厂,年产能35万辆可远远不够。
很快,徐绍基又把常州的大乘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