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更好的生活,自然会去追求财富。”
唐子陵也插嘴道,
“可是我们行商如何让民众变富呢?”
周建国随即解释道,
“如今跟你们说,你们也明白不了。日后你们就明白了,财富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其实华夏几千年,生产结构几乎就没有变过。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底层民众连起码的生存权都难以保障。
底层民众想的只是如何活着。
而且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让每个个体与整个经济大环境保持了隔离关系。
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生产力永远无法提升。
周建国要做的就是,哪怕现在是小作坊,周建国也要组织起规模性。
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再通过他们的商行销售到各诸侯国。
规模性的生产成本肯定是低的,只要成本低那就有竞争性。
周建国要做的商业可不是简单的囤积居奇,低价买高价卖的事。
郭征虽然没听明白全部,但是听懂了天子的大概思路。
那就是天子取消奴籍,发放土地,不单单是为了获取民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激发民众的积极性,让底层民众自己创造财富。
民富了,在周国行商就能赚到钱了。
也就是说,天子的思维是让天下百姓变得有钱。
然后源源不断的赚取百姓的钱,毕竟这天下绝大部分都是百姓。
总是盯着那些贵族,生意也是很难做的很大的。
毕竟贵族的数量还是极少部分的。
虽然郭征听懂了天子的意思,但是还是与唐子陵一样无法理解怎么让民众有钱。
难不成还给普通民众发钱不成?
郭征尝试性的说道,
“王上的意思是让我们成立商行,然后带领着周国的民众一起致富吗?”
周建国笑着说道,
“哈哈哈,怎么会将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你们只需要打通各诸侯国的商路就行。”
郭征思索了片刻,似乎有些明白天子说取天下之利的意思了。
王上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有钱。
普通民众有了钱,商行还愁赚不到钱吗?
这是郭征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也从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他以往的思维,就是赚贵族的钱。
普通民众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他们买不起任何东西。
让天下人变得有钱,让郭征越想越震撼。
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难怪天子说他们目前还无法理解,因为他们都想象不出来那是个什么场景。
唐子陵下意识的询问道,
“普通民众都富有,可是天下哪有那么多钱呢?青铜也不够铸钱啊。”
唐子陵的询问,让周建国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对财富的认知就是实物的钱财。
他们并不清楚实物的‘钱’只是衡量物品的计量单位。
后世的人们都开始用‘纸币’来衡量价值了。
连铸币的成本都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