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王都,宫殿。
周建国与唐子陵等人简短的沟通了一下商业上的事以后,
就让他们都退下了,随即招来了赵忆君,丹原与胡驹他们。
周建国觉得,万一郑国公真的引兵逼宫自己还是要做些准备。
所以周建国打算让丹原再派人,前往,卫,曹,蔡,陈等几个中等诸侯国。
这几个诸侯国国土都与郑国交界。
这次周建国再次派人前往这几个诸侯国,不再是偷偷摸摸的。
而是大张旗鼓的派使臣前往,
郑国吞并胡国的事,他们肯定也都知道了。
胡国可以算的上是小诸侯国里面比较大的了。
所以胡国一旦被郑国吞并,那郑国的实力就陡然上升了。
对于地缘政治而言,这些邻国不是眼馋,就是畏惧了。
因为郑国与胡国联姻结盟以后,众人都以为胡国是郑国的盟友。
所以没有人去打胡国的注意,不曾想没几日就被郑国自己给吞并了。
陈国虽然吞了戴国,但是也感觉自己是亏了。
首先戴国太小,只有一座城,再者自己还给了郑国一大笔财物。
所以周建国觉得挑动陈国继续骚扰郑国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如今的华夏大地就像一个封闭的零和博弈的斗兽场。
现在这个华夏大地所拥有的土地面积是不变,
当有一个诸侯国国土面积扩张的时候,势必是有另外一个诸侯国被吞并或者国土面积变小。
这样就会导致第三方相对变弱了。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多国的博弈场中。
哪怕你没有被攻击,但是你身边的邻国国土不停的在变大,对于你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与调整。
所以在这样的零和博弈中,不是你挨打了才需要反击。
而是你觉得你的生存环境压力变大了,你就必须反击或者进行制衡了。
这套游戏规则一直套用到人类最终的毁灭。
因为就算后来全世界的陆地都被人类探索出来了。
但是陆地的面积还是相对一定的,那领土与资源的零和博弈还是一直存在。
你强了,我就相对弱了,这个是恒久不变的。
如果郑国公这次吞并胡国,是付出巨大伤亡代价的。
那么郑国周围的邻国应该也不会太担心。
因为短时间内,郑国领土面积虽然增加了,但是国力却是衰落的。
如今郑国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胡国全境。
也就是说胡国的军队,国力也没有被消耗。
这样郑国就可以算的上是短时间内国力暴涨,这势必会引起周围列国的忌惮。
所以周建国觉得,这个时候高调的以天子的名义,给郑国的各大邻国派去使臣那是对郑国的一种敲打。
这种敲打可以让郑国明白一点,如今郑国的敌人可不是天子一个人了。
丹原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王上为何不向晋国,或者齐国求助?或者是楚国呢?”
周建国解释道,
“晋国已经暗示众诸侯国支持寡人了,但是晋国现在面临内乱,齐国,楚国与郑国没有领土接壤。他们更不会真的出兵。”
丹原明白了,只有与郑国国土接壤的诸侯国,才会因为郑国的强大而有切实的危机感。
毕竟其他不接壤的诸侯国还是会先选择隔岸观火的。
没有利益的事情,哪怕再有道义也不会有人去做的。
打着道义的旗帜出兵的诸侯国,背后牵扯的肯定是利益。
所以周建国才会只给郑国的邻国派正式使臣。
国与国的博弈,像是在下棋,又不是在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