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官与清倌(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预备队,算是一万五千人,足够满员的三十个营头了。防御阵地和工事是早就修建好了的,现在也不过是把两边山路上的阻击阵地再加强一些,防止再次被偷袭。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增加兵员,现在只要庄虎臣说要,再调个三、两万人那绝对不是问题。可是,手里这些兵刚刚好了些,总算是有胆量和洋人拼命了,如果再增加新兵,说不定他们鼓起的这点勇气到时候被新兵的溃逃一带,也跟着逃跑,那麻烦就大了。只有把士气鼓得再足一点,才是增加战斗力的唯一办法。

本来这次被廓尔喀人偷袭,士兵居然没逃跑,还敢去玩命,确实让庄虎臣觉得惊奇。后来几个榆林堡的亲兵因为和下面的士兵有过一些接触,给他解了疑惑。这些兵们是算过一笔帐的,觉得自己干一辈子都不可能给老婆、孩子留那么多的钱,所以为了三百两,死就死了。甚至一些没战死的兵还暗暗羡慕他们。

这个解释让庄虎臣哭笑不得,原来人命也是可以用银子衡量的,他们居然把生命当做了生意的本钱。可是往深里想想,确实觉得悲哀。为什么清朝的兵这么怕死?往往敌人枪声都还没听见,就跑的无影无踪?除了平日训练太差,无法进入临战状态,对战场本能的恐惧之外,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穷了。世界上还能有比穷更可怕的事情吗?穷能剥夺人所有的尊严,穷能消磨掉人的勇气和意志。

庄虎臣前些日子审那些给洋人当奸细的教民时,发现他们和义和团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原本都是农村最贫苦无依的人,只要谁给口饭吃,或者是有一股势力可以依靠,那就会毫不犹豫的投靠,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国家、民族、宗教信仰什么的。吃饭和不被人欺负是他们最起码的要求,谁能满足这个,就给谁卖命。

而这些当兵的,为什么那么怕死,也就很好解释了。他们这些人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不管是一边拿一两半军饷一边做买卖的绿营或者是拿三两四钱五的武卫军,家里都要靠他们养活。如果他们死了,家里就塌了天,老婆孩子即使不饿死,也会成了叫花子。所以,保住自己的命就是保住一家的平安。中国人历来是有家而无国的,只有家庭观念没有国家观念,可是在这个体制下,有国家观念又能如何?国家在自己死了以后能让老婆孩子不挨饿吗?国家能让饿的受不了的老婆不改嫁吗?国家能让老婆改嫁后孩子不受欺负吗?既然都做不到,那还是保住命要紧。现在有三百两的烧埋银子,那死了还怕什么?这些钱能买几十亩的好地,足够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了,自己如果活着,怕是一辈子都赚不到那么多的钱。

想通了这些,庄虎臣更难受了,为什么老百姓能穷的这个地步?能穷的可以做汉奸,可以一边当了义和团一边去抢劫,可以让士兵为了保住每个月那点可怜的军饷而不敢英勇作战,也可以让这些士兵为了三百两银子漠视自己的生命毫不犹豫的去死。

朝廷里的大佬个个肥的流油,“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连李鸿章这样算是比较开眼的大臣都贪的家财巨万,更何况其他人?

庄虎臣拜完了神,一路上都是心神不宁,回到大营,就钻进了自己的大帐发呆。别人也不好问他什么,只得各自回营,只有杨士琦跟着他进了中军帐。

杨士琦对正在出神的庄虎臣问道:“大人想什么呐?”

庄虎臣随口说道:“我在想,这次伤亡上千人,抚恤的银子可是好大一笔啊。”

杨士琦满不在乎的笑笑:“区区之数,也值得大人如此挂心?”

庄虎臣瞪大了眼睛看着他道:“杏城兄,你好大的口气,几十万两,居然说是区区之数?”

杨士琦哈哈一笑道:“大人要论军事和洋务上的学问,怕是可着大清找,也寻不出个比大人明白的,但是要论官场上的手段,怕是大人还欠缺了些。”

庄虎臣被他说迷糊了,怎么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