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计划”威胁台湾批准六轻,又用六轻来敦促大陆来让步。一女二嫁的意思相当明确。只是台塑的嫁妆实在丰厚,国内也只能视若不见,一门心思的想把海沧计划落实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妥协让步是主色调。但最终,台塑集团还是选择了台湾本土的六轻项目,60xs等人严苛的行政命令,也给了台塑一个绝好的台阶,让海沧计划的落幕尽显无奈。
然而,长达三年的谈判失败,台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六轻”建设权。中方得到的只是一个教训,数以万计为此付出的工作人员,就像是在真空中起舞,连一点响动都未留下,白白奉献了三年的青春。这些人里,就有设计工程机械如流水线一般施工的高端人才。
苏城走下山坡,踏足新鲜的混凝土地,暗暗说道:这一次,不能任你们为所欲为了。
王胜也调整好了心情,亦步亦趋的跟在苏城身后,笑道:“大陆的效率真是出乎意料的快。苏董的决策快,机械化工程兵的建设速度也快。”
“台湾企业主们,有些意外吧。”苏城说的是那些跟随台塑的下游厂商。在整个产品线上,台塑其实处于中游,它的上游是台湾的中国石油,和大陆的中国石油性质相同,以原油业务和石化业务为主,生产汽油柴油,以及乙烯甲醇等化工原材料为主。台塑购买中油的乙烯等原材料,生产PVC粉和PVC管材等产品,再交给配套的下游厂商制作产品。
海沧计划比“六轻”投资多的一点,就在于台湾下游厂商的配合迁移。因此,台塑究竟在哪里建厂,什么时候建厂,对他们是有很大影响的。
王胜用不着隐瞒,聊天似的道:“台塑酝酿石化基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大家都知道。不过,海沧计划和大华实业的加入,大家是不久前才知道的,可以说,还没熟悉大华呢,苏董就大张旗鼓的操办起10万吨甲醇厂了,确实是出乎意料。”
“有没有人叫我愣头青?”苏城微笑着道。
王胜同样笑了,道:“我们台湾人不说愣头青。”
“那就是傻瓜什么的了。”
“苏董的自谦太特别了。苏董选择立刻建设甲醇工厂,虽然让人迷惑不解,但站在大华实业的角度上,好像也很正常。大华实业常行非常之事嘛。”
“这是王董事长的评价?”苏城戏谑的看过去。
王胜被炯炯的目光逼迫的发窘,牵强的道:“王董长居美国,对于这边的具体工作不太了解。”
他说的连自己都不太相信。海沧特区是按照王永庆的要求,由邓公亲自批准,用于海沧计划的石化基地的建设,乃是台塑提出的11条中,非常重要的一款。如果没有王永庆的默许,怎么会白白让出400亩给大华实业用呢。
苏城也不揭破他,只道:“大华实业对上游工厂比较有兴趣,甲醇工厂是我们的既定策略。其实,如果不是台塑已经有了海沧计划,我也想做乙烯的。”
“大乙烯项目的成本,可厉害的很。苏董开玩笑了。”
“我签着1800吨液化天然气的合同呢,做梦都想弄点项目消耗掉,以前不是还要在山西做一个石化基地?50万吨的甲醇项目,在计委那里黄掉了。如今的甲醇项目只有10万吨,虽然用的是新设备,但也没有多少资金压力,努努力,说不定能再上一个18万吨的乙烯?”
王胜默默不语。台塑有一个特点,或者说是台塑的掌门人有一个特点,是喜欢做独门生意,掌握独资。这与王永庆最初做生意所遭遇的困境有关。因此,海沧计划可以容纳一个甲醇项目,是不可能容纳另一个乙烯项目的,所以,他根本无法回答苏城的试探。
苏城也只是想要王胜把话传回去的,适可而止的笑道:“其实,我也就是说一下。如今有台塑的海沧计划珠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