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一节 难处(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千帆楼。

汴河河畔永远都是热闹非常的,来往的行人往往都喜欢沿着一簇接一簇的彩楼欢门而行,时不时的指点一番,遇有那孩童嬉戏打闹,更是会在彩楼欢门下引来更多的人关注。

千帆楼以能够在站在三楼上一揽汴河州桥四周千帆竞渡为名,每年龙舟竞渡都使得这里成为百金难求一席的最佳去处,即便是寻常时候,这里也是客满为患,往往需要提前几天才能定席。

当然,江烽没有那么骚包的非要去定三楼最显眼的位置,实际上像这样的酒宴,更合适的还是花木扶疏的厅堂楼阁里,单家别院,修竹夹牗,芳林匝阶,这才是夜宴饮酒欢乐的好去处。

十瓶用虎纹白底黑花瓶盛装的酒是千帆楼自酿的最好竞渡醇,据说这竞渡醇也是得名于十多年前一帮划龙舟的汉子们喝了这竞渡醇之后气力大增,变得龙舟竞渡中获胜夺冠,这一下子使得这竞渡醇成了这千帆楼的英雄酒,凡外地男儿到此饮酒,都得要一尝此酒,显示自己英雄气概。

江烽对与这样一类酒宴并不是十分的喜欢,因为这的确太耗时间和精力了,但有些时候必要的形式却又不可或缺。

不过他从未想过在这上边,汴梁人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来,看眼前这副场景,不得不承认在经历了盛唐一代,这个时代的上流社会已经在宴饮这一行上有了这么多讲究和花式了。

这崔尚倒是挺会安排,规格气氛都是的确上来了,但是估计这花费绝对不会小。

这一切对于江烽来说并不重要,正如他自己所说,所有这一切的美好,都是建立在大笔的花费上。

崔尚虽然尚未明确表明态度,但是给江烽的感觉,这位博陵崔氏子是有些心动了。

作为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子弟,崔尚怎么会在这汴梁城里成为一个寂寂无闻的白身,最初的确让江烽很是惊讶。

纵然经历了黄巢之乱和藩阀兴起,文人时代已然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武力称尊的时代到来,但是作为五姓七望中的一脉,崔氏仍然是相当受尊崇的,起码在关中,崔氏子弟仍然十分活跃。

汴梁朱氏虽然是以黄巢叛将而起,麾下诸阀也是以武人居多,纵然有文臣世家,但也多是当年跟随老梁王朱温打天下时的敬、谢、李等几家,其他文人的确难以受到重视,不过江烽一直觉得以崔尚的才学,纵然没有这博陵崔氏的光环,也一样可以在大梁获得重用的,不过后来也是常昆一语点醒,也正是因为他是博陵崔氏子,所以才不可能在汴梁受到重用。

清河崔氏在关中仍然很得宠,而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源出同脉,虽然早已经各自立户,但是在朱氏眼中,仍然是一丘之貉,自然就不待见,这也使得崔氏一族在河南之地难以出头。

崔氏在汴梁的境况其实也就是唐以来天下以五姓七望为首的老牌名门望族的缩影,大批以武力建藩立阀的豪族开始在中原大地崛起,他们大多出身都是鄙陋不堪的下层,乞丐、佃农、私盐贩子、盗匪、屠夫、还俗僧道这些构成了这些新兴豪族藩阀的基本家底。

这些人本来对老牌的名门望族羡慕嫉妒恨,能够有机会将这些老的名门望族掀翻之后,自然不会再给他们多少机会,纵然有时候形势所迫不得不用其中人才,也是慎之又慎。

这种情况在关中、南阳、襄阳这等地方还好一些,像在大梁、河东、淮南、荆南、潭岳以及河北三镇这些地方,就尤为突出。

一句话对李唐正朔较为尊重的地方藩阀就要略好,而那些完全是靠刀枪拼杀出来的新兴藩阀就特别厌恶这些名门望族。

不过无论怎么样,这些老的名门望族对这个社会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纵然不让他们进入权力中枢,但是他们在各行各业里仍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数百年来的家族沉淀和文化熏陶,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仍然广受欢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