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切齿的。
两个老家伙,大眼瞪小眼的瞪了半天,像是两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半晌,曹彬低声道:“老夫刚才的话没骗你,你家那个小魔头,确实把汴京城搅和的天翻地覆的。有人上门找了老夫,让老夫来当说客,劝你家那个小魔头收手。”
老杨被曹彬开导了一番,也就没继续发呆了。
他不客气的端起了曹彬给他斟的茶,边喝边淡淡的道:“老夫虽然未曾出府,但是也了解一些。昨日有人到府门外哭闹,说是她男人死在了西北边陲的任上。
其实死在了西北边陲的任上也挺好的。似那种不顾国朝和百姓安危,只为一己私利的边将,死了挺好。省得他们以后去祸害其他人。”
曹彬斜眼笑道:“你以为只有一个党家吗?那个小疯子,几乎是向所有的将门一起宣战了。”
曹彬竖起三根指头,冷笑道:“三天,西北边陲的边将死了一百六十九人。其中包括三位大将军衔的。”
老杨端着茶杯的手一抖,差点没把手里的茶杯扔出去。
曹彬的话把他吓得不轻。
三天时间,弄死了近一百六十九的边将,其中还有三个只比老杨低一头的大将军。
老杨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个臭小子还真敢干。
老杨放下茶杯,局促的搓了搓手,问道:“陛下派你来问罪?”
曹彬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你觉得可能吗?在陛下和那些个文臣眼里,这属于将门内斗。他们才不会插手。他们巴不得将门内部斗的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出来,坐收渔利。从将门手里拿走兵权。”
听到皇帝陛下没有问罪的意思,老杨放松了不少。
他端起茶杯,不咸不淡的道:“陛下既然想拿走兵权,那就让他拿走呗。反正杨某没有什么歹心,手里有没有兵权,都是一样。”
“噗~”
曹彬刚喝了一口茶汤,顺势喷了出来。
他义愤填膺的指着老杨,骂道:“你杨业说的真轻巧,你家的家底在雁门关拼光了。你手里还有什么兵权可言?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风水轮流转。
刚才曹彬把老杨气的不轻,现在换老杨气曹彬了。
面对义愤填膺的曹彬,老杨表现的异常淡定,他漫无条理的说道:“你们又不造反,手里握着兵权干嘛?已经与国同休了,难道你们还想更进一步?”
曹彬瞪着老杨,面目狰狞的道:“先帝和今上,两代皇帝,都提倡以文御武。只怕这一条会变成永久的国策。那些个文人,到了军中,除了添乱,还能干什么?要是兵权真的被文人拿到了手里,到时候面对敌国,能赢吗?
只怕到时候,大宋只能沦为被四邻欺负的份儿。说不定,这枢密使的位置,以后都归文人坐了。”
老杨脸色微变,道:“枢密使的位置让文人坐,这怎么可能?”
曹彬冷哼道:“你杨业脑子里全是征战沙场,朝中的局势你从没注意过。你根本不懂得,文人的权力欲望有多大。
先帝和今上,已经帮文人在军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如果我们再表现的软弱一点儿,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吞噬我们,拿走权力。
老夫之所以想保全各家手里仅剩的兵权,不是因为老夫有私心。
老夫只是希望,当文人掌权以后。还能留下一些撑起大宋江山的脊梁。”
老杨低着头,沉声道:“你想的太远,太长了。我相信以后的历代皇帝不会那么愚蠢,不会真的把兵权交道文人手里的。
杨家手里的八千火山军,已经全部葬身在了雁门关。
老夫手里也没有兵权可掌了。
陛下许了老夫一个代国公,还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