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王东虎带人负责这件事,一张网一个人,八张网派出八个人。
其他人不轻松。
他们晚上还有其他的工作,那就是用其他作业方式捕捞鳗苗。
三角形手抄网、板罾网、船带曳网等工具全被调集出来,准备开工。
王忆也不能闲着,同样得上手干活。
他用三角形手抄网来捕捞鳗苗。
这东西比较轻便,结构很简单,就是用两根一米半的小竹竿交叉起来,在中间穿上网布,做成三角畚箕状。
工具简单,捕捞作业可挺辛苦的。
用手抄网捕捞鳗鱼苗需要在海滨沿岸或浅滩处下水捕捞,单人操作,在水中来回捞取鱼苗。
根据周民栋的介绍,这样的捕捞工具所捞取的鳗苗质量好,成活率高,就是辛苦——
它的辛苦还不在于人在海水里行走又冷又累,也不在于危险、不在于操作手抄网上下起网会累胳膊。
而是在于嘴巴辛苦。
晚上用手抄网在海里作业需要照明,这年代的照明工具就是手电筒。
可是这手抄网需要双手操作,那怎么来携带手电筒照明?
很简单,用嘴巴叼着……
这样它能不辛苦?3年代的小姐们做这个事都是要收费的,钱还不少呢,好几百起步。
不过王忆这边不太辛苦,他带来了头灯!
头灯这东西比海滨地区比较稀罕但对于人们却很熟悉了,哪怕五十年代的老百姓也知道这个东西。
煤矿作业就得用这玩意儿。
所以王忆拿出头灯分给大家伙,大家伙只是稀罕的看,并没有谁去疑问王忆怎么还能买到头灯。
但是当头灯打开的瞬间。
大家伙还是震惊了。
我头上出现了个探照灯!
相对于现在手电筒的亮度,王忆带回来的这些头灯的亮度太大了。
站在海边用头灯照耀海水,竟然一下子穿透到了海底!
这下子社员们乐了:
“王老师你真是太能了,有这家伙帮忙,咱不是事半功倍了?”
“绝对的,有王老师带头干活就是轻快,就是效率高。”
“行,嘴巴轻快了,娘的,正好我今天上火嘴里长泡了,我刚才还担心叼着手电筒会疼的闭不上嘴吧呢!”
听到有人嘴里长泡了,王东权便说:“那你去船上曳网吧,或者去搞板罾,就别……”
“我才不呢。”那社员笑道,“我要玩这个很亮的灯。”
王东权说道:“板罾捕鳗鱼苗的时候,也有灯,而且也很亮。”
“那是电石灯,臭他妈烘烘的。”这社员顿时撇嘴。
王东权笑了起来:“还挺讲究,行,那咱换上了新家伙什,可不能浪费珍贵的电池,走,下海干活了!”
他率先下入海水中,低头照耀着海面,开始用手中的网子进行作业。
王忆也进入水里。
四月的海水还是冷啊。
老板没有糊弄他们,这片海域的鳗鱼苗确实挺多的。
不过海边不太多,他们用手抄网进行捕捞要有收获不太容易。
鳗苗还是很机警的。
它们毕竟是一路风尘仆仆从深海来到这里的,脑袋瓜子不灵光的都已经落入天敌肚子里当鱼粪了,剩下的多数很机灵。
可惜它们天性喜光!
机灵的头脑也斗不过本性。
王忆一行人一个个的就跟脑袋上挂了个闪亮的灯球,引得周围鳗苗一起低下头,摇头摆尾往前游……
一次起网就是几尾小鳗苗。
这收获感让人非常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