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七章 粮草好办熟人遇(第一更)(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咱算是发现喽!人多干活快,消耗粮食更快,要吃不上饭了。”

前往北平的路上,朱樉选择忘记百姓送别时的场面,否则他的眼圈会跟着红。

“关键在于修路,本地的百姓还吃土盐,咱帮着提炼一番,顺便得到硝。”

朱标跟着说,这一回可是帮了本地百姓的大忙了。

这里的百姓自己在盐碱地里熬土盐,就是小盐,含硝和其他杂质的盐,也有卤水。

小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百姓没办法,别处的盐运过来贵,大同又有前朝留下的煤矿,百姓自然自己熬盐吃。

现在则叫他们帮忙提炼硝,到时候用其他的盐来换取硝,百姓就能吃到含杂质少的盐了。

同时又留下人手负责大棚和养牲畜,此地算一个饲养场中转场。

百姓过上三个月收获大豆,再过两个月收获高粱,立即翻耕种冬小麦。

指望着百姓吃大棚蔬菜花高价钱是做梦,百姓宁肯不吃,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家产。

里长笑着在旁边出声:“想来今年会有许多当地人成亲,咱把不少工具送给了百姓。”

“对,他们有房子了。”朱樉跟着笑。

“值了!”朱标颔首。

他们想到帮百姓挖的窑洞,挖了那么多,还专门加固一番,百姓娶媳妇儿难就难在没有住的地方。

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个窑洞中,谁想成亲,周围的邻居帮忙挖,挖个窑洞要很长时间。

本地总是地震,大震倒是没几个,小地震多,窑洞修不结实,都不用准备棺材了。

队伍的人手多,加上工匠,一五七口的人家,夫妻带五个孩子,四男一女,女的等着嫁人,男的找媳妇儿。

于是就给他们家挖了八个大窑洞,两室一厅的那种。

原来的那个窑洞都是小洞,住着不舒服,留着当仓库,夫妻搬出来住。

四个男孩子娶媳妇儿,四个窑洞就够,女的以后要嫁出去,回娘家得有个自己的窑洞。

额外的两个让夫妻继续生,或者客人来了临时住。

整个大同,不是一处小村子如此,所有的都一样,双方一看,你们有新的洞了?我家也是,那咱就说个亲吧!

今年还能收获大豆与高粱,吃饭没问题,将来的日子一定好过。

至于彩礼什么的好说,象征性地给点即可,大家都穷,想多要就别嫁人,想嫁到外面?一百里外拿路引。

……

在朱标队伍帮大同百姓的时候,阳曲县那里终于得到消息,官员估算了下距离,选择放弃,不去了,到地方人家又走了。

而北平所在,收麦子比大同晚一些,现在也都收完,同时帮着种下大豆与高粱。

徐达带着太子府与秦王府的部分人手到此坐镇,在听到有的地方总是被水淹没,大家都不愿意种粮食的时候,太子府的人提议改种水稻。

别人收小麦,这里开始翻地、育苗,育苗所用的还是队伍里的水稻。

队伍一般不直接带大米和白面,保存期短,容易受潮,唐朝、宋朝、元朝的行军都是如此。

把这些个水稻给种下去密集育苗,其他的地翻耕、耙平、修田垄格子、施肥、灌水。

当小麦收完,并且帮着种好大豆与高粱时,水稻的秧子终于能够用来插秧了。

同一时间,朱标的队伍赶到,得知种了一大片的水田,他问里长:“这是适合种水稻吗?”

“之前就有,种水稻的地方乃是顺义县,旁边是大河,上游有汤和、南河、潮河三条河,最后是白河。

接着一部分进到三角淀,一部分从运河入渤海湾,那条河很大,不种水稻就总被淹。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别人种小麦,那里种水稻,如此才有收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