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开口,即便顾锦年削了他们如此之多的气运,可上清道人依旧没有将顾锦年视为大敌。
这并非是他傲慢,而是事实如此。
顾锦年个人实力,撑到死准六境,虽然背靠大夏王朝,可大夏王朝只是东荒境三大王朝之一,对比中洲王朝而言,大夏王朝又算的了什么?
而且顾锦年走的是儒道。
并非是仙道或者是武道,再这样的情况下,儒道境界,顾锦年到现在也不过是知圣立言境,儒道第四境。
连大儒都算不上,就算顾锦年今天成为大儒又能如何?
这天下,大儒还少吗?
最慢的话,两年后天命就要显世,这两年时间,难不成顾锦年还能完成二连跳?抵达儒道半圣?
以上种种,就是顾锦年还无法成为他们大敌的原因。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天外火石出现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上清道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天穹。
但大夏京都上空。
天外火石出现。
比之前晚了六个时辰。
再度出现,也是在浩瀚星空之中,这枚火石出现的位置,与之前火石的位置一致。
轨迹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之前的火石,宽度五百丈左右。
而第十六颗火石,宽度足足有八百丈。
往好了说,没有倍增。
往大了说,这增加的三百丈,威力是上一颗火石的十倍。
“五百丈宽的火石坠下来,可摧毁大夏京都方圆千里。”
“这八百丈的火石坠下来,两千里内只怕都要毁于一旦,而且引发的一系列灾难,可使大夏王朝沉沦三成国土。”
一道声音响起,是仙门掌教,他瞬间便知道这颗火石的威力。
“八百丈宽的火石,万丈内,会减少一半体积,但也就一半了,挡不住,也就真的挡不住了。”
“当真不知道大夏王朝还有什么手段,可以阻挡这样的火石。”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也十分好奇,大夏王朝如何阻挡这颗火石。
“这颗火石,或许大夏王朝有办法解决。”
“最后一颗,就很难了。”
“正常来说,最后一颗,有一千丈宽,我都不以为然。”
“大夏王朝应当没有能力解决最后一颗火石,我等也要做好准备,免得被波及。”
有人出声,认为大夏王朝可以解决第十六颗火石,但一定解决不了第十七颗火石。
“不一定。”
此时,大金王朝的大儒开口,他摇了摇头。
“苏文景布置如此之多的浩然阵法,若是天下读书人全部诵念圣人经文,加持浩然正气,不一定解决不了。”
“亦或者,顾锦年著出儒道圣人经文,也可以解决这场天灾。”
这位大儒开口,做出判断。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神色不由微微一变,他们虽是虚影,但表情依旧有。
“儒道圣人经文?顾锦年写的出来吗?”
“他已经著出古佛真经,道祖真经,或许真有可能写出儒道圣人经文。”
众人好奇,他们毕竟不是儒道读书人,对于儒道圣人经文不是完全了解,不明白难还是不难。
“写的出。”
“但现在写不出。”
“以顾锦年的资质,写出儒道圣人经文,或许是早晚的事情,虽他不是我大金王朝的读书人,但老夫也敬佩他的才华,的确极其不凡,儒道后世之圣不会叫错。”
“毕竟是孔圣认可的人。”
“可是,他现在写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