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之人的看法,暂且不知。
当世之人已经开始吹爆了——
由于江贺印书、赠送真经、不取分文。
无论是不识字的农人、又或者并非佛门信众的百姓,皆赶往城中,求取四册真经,带回去当传家之宝。
这可是无比珍贵的书籍,哪怕不为学经,用作蒙童学字也是极好的。
四册真经迅速传遍天下,供不应求。
武悠讲法的内容,也随之传扬开来。
对比往日那些深奥的佛经,《灵童学佛》里的一个个寓言故事,理解起来相当简单。
它甚至可以当成蒙童故事,就连不到八岁的孩童,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不要说那些成人了。
他们往往能从简单的故事里,听出更深奥的道理。
那些心中向佛的贫民信众便沉浸其中,恍若开悟。
四册真经因而大受好评。
至于那些有一定身份地位,曾在寺庙听高僧讲法,也可以借阅购买那些深奥佛经的信众……
其中,许多人认为四册真经的内容太简单,深度不够。
而且,怎么随便一翻都是顾巡天,满篇写的都是师说!
难怪顾巡天要免费赠送,这私货夹杂的也太多吧!
只是顾巡天与灵童的名声太大,他们不敢妄下评论,最多说句“还行”。
第一时间,反响平平。
不过,风评很快反转。
真经刊发,传遍天下。
洛帝久闻灵童之名,遂遣侍卫,取书而归。
洛帝阅真经,接连数日,茶饭不思,不启朝政,阅尽方叹,与左右言:顾白,大贤也。
翌日,朝政后,洛帝遣侍卫赠书群臣,言语颇多推崇。
然,群臣默然,自洛相启,皆从怀中取书,君臣相觑。
洛帝大笑,遂与群臣探讨经意道理。
道门天师、各宗之主亦推崇灵童真经,言:不论佛意,亦应知理。
江贺并不想被卷入官场权谋,这些年并未去过帝都。
可这并不代表,他与官场没有任何联系。
恰恰相反。
正如曾经的福山、阴江城官,巴州州牧。
江贺巡行天下时,与许多外派的城官州牧打过交道,引为知己。
几十年过去,他们已然步步高升,成为朝中重臣,依旧跟江贺保持着书信联系。
换句话来讲,朝中近一半的官员都是江贺的朋友。
他们对于四册真经自然相当支持,并且可以抛开一些偏见,去阅读理解其中的道理。
所以洛帝推书的时候,才会出现这般巧合的场景。
无论如何,朝中发生的事情,等同于为四册真经打上了官方推荐的标签。
洛帝推荐,自然影响极大。
四册真经的风评猛涨一截,诸多地位不低的世家高层、豪门富商,对其极尽赞美。
那些原本只是客气评价一下的富贵信众,也纷纷回家找出真经,重新翻阅。
诶?
怎么回事!
之前觉得肤浅的故事,现在怎么看着如此大智若愚,蕴含道理?
还有论佛里,顾巡天跟灵童的对话,果真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意味深远。
妙啊,妙!
不愧是洛帝亲口称赞的当世大贤!
一时间,四册真经的风评强势上涨,彻底变成了席卷天下的潮流。
无论是市井茶楼、亦或者豪门宴席,都可以听到讨论四册真经的声音。
许多人明明不是佛门信众。
交谈时,也要整两句“巡天曾经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