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战凯旋的庆功宴会上,刘备和诸多武将拼酒,拼倒了一大票人而自己依然站着,由此得到了一大票武将的佩服,孙坚就是其中一人。
之后孙坚主动拜访刘备数次,赠送刘备好马、好弓、好刀。
刘备知道孙坚的意思,便收下这些武器,和孙坚成为了朋友。
孙坚想要巴结刘备其实很好解释,主要是提拔他、抬举他的朱儁给予他的指点。
朱儁是会稽郡人,孙坚是吴郡人,虽然不是同郡人,但是江东诸郡之间没有中原诸郡之间那么大的分歧,且雒阳朝廷更多地把江东诸郡看作一个整体,扬州倒更像是一个政治名词,而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一条大江拦住了不少东西,乃至于江北的庐江郡和寿春郡明明和江东一起同属扬州,却也被看作中原的一份子。
朱儁作为江东人进入朝廷,其实比较难得,这年头,江东士族往往被中原士人看不起,觉得他们是土包子,更别说朱儁是江东寒门,就更加不受人待见了。
他主要是靠军功起家,在今文学派主导的朝廷里显然也不是什么很有能量的人。
这一次平定黄巾之战,朱儁得封右将军,且受封钱塘侯,看上去很有些分量,但是和皇甫嵩一样,没有开府治事,就没有办法培植个人势力,和担任冀州牧的卢植相差还是挺大的。
这也是之前民间歌谣传唱起来的时候朱儁感到不爽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朱儁尚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又怎么能帮自己的江东小老弟孙坚谋取好的职位呢?
孙坚在朱儁攻打南阳黄巾军的时候加入了朱儁的队伍,为了击破黄巾军抛头颅洒热血,带领江东子弟兵血战宛城,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可是在战后,孙坚论功行赏,只得到了别部司马的职位。
这个职位就很清水,没有正式编制,是为了安抚有功人员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和清朝外委把总颇为相似,有种是雒阳中央军自己人、但又不完全是自己人的感觉。
孙坚觉得自己立功很大,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上阵搏杀,战后却只得到了这样的封赏,心情颇为不愉快。
就在这个时候,缺少资源的朱儁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刘玄德虽然年轻资历浅,但也正因为年轻,骤然起势,正是需要有人帮助他、扩充势力的时候,此时帮助他,不需要太高的身份,也不用太多的功劳,只要他愿意,就可以。
而且他现在年轻资历浅,再过十年,二十年,他就是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涿郡涿县刘氏家传《左氏春秋》,我听说与他交好的人都被许诺了子弟成为他的门人,为家族计,你也应该与他亲近,这样的好机会可不多。”
孙坚听后,感谢朱儁的指点,于是主动前往拜见刘备,试图与他亲近。
他以为这条路不会很轻松,至少要求见好几次才能见到刘备,却不曾想到刘备对他十分亲近,他第一次前来拜见,刘备就亲自出门迎接,对他十分和善,使他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他主动拜见两次之后就被刘备拉着坐在身边一起喝酒,同桌吃饭,还一起唱歌跳舞,还邀请他参加各种宴会,带他认识了不少人。
比如刘备和袁绍关系好,刘备就带着孙坚一起参加袁绍举办的宴会,在宴会上介绍孙坚在宛城之战获得的功劳,袁绍或许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夸赞孙坚,其余众人也给刘备面子,纷纷盛赞孙坚的勇武。
孙坚被夸的云里雾里,十分开心。
之后,刘备在给自己的部下谋取差事的时候,顺手拉了一把孙坚,给孙坚在步兵校尉陈祁那边谋了一个有编制的职位,使得孙坚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雒阳了。
刘备这样做只是考虑到孙坚这头江东猛虎对自己的未来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