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招生的一千五百多人里,只有二百多人有资格进入精英班。
只有二百多人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儒家经典教育,有经学基础,不是纯粹的读写型选手。
其余一千三百余人全都是读写型选手,不具备经文基础。
不过无所谓,这样的人越多,刘备越高兴。
没有经文基础,思想世界就荒芜的如同沙漠,亦或是一张白纸,等待着著名“画家”刘玄德在上面泼墨挥毫,创造绝世画作。
除了用来装样子的《左氏春秋》相关内容的科目,刘备给普通班的学子们准备了政治、数学、农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诸多学科,准备在传授他们左氏春秋的同时,将他们朝实用型人才的方向培养。
而诸多学子的入学,也迫切的需要刘备对现有的纸张和造纸工艺进行改进,降低成本,增加产量,以方便诸多学子的学习要求。
竹简虽然是现在最便宜的书写工具,但是因为重量和运输的原因,还是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开来。
纸取代竹简绢布等成为中国文人的主要书写工具还要等到一百多年以后,而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的纸还要到宋朝。
当前这个时代最好的纸在青州,纸张的质量已经很不错了,比起当年蔡伦改造的纸要好上不少,但是工艺繁琐,造价高昂,以至于成为文人墨客手中的奢侈品,甚至还不如竹简价格低廉。
于是刘备便有了改进造纸术、生产出更加便宜好用的纸张的想法。
对于他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为最好用的原材料其实就在身边。
竹简这东西用起来很快,且损耗量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书写承载量有限,不小心写错了字或者刻错了字,就可能造成损坏,有些大手大脚的人还不喜欢切掉错字继续写,随手就把逐渐丢弃了。
以凉州州府以及诸多郡府对竹简的高需求,仅刘备知道用来存放废弃竹简的地方就有好几个仓库,里头有大量废弃竹简,这些都成为了刘备的造纸原材料。
用竹子做纸,等于是废物利用再生产,搁现代都是值得称道的优良做法。
不过就算这个技术点亮了,凉州本土也没什么竹子能够利用。
正儿八经竹子的生产地都在南方,比如四川,浙江之类的地方,那儿的竹子都不是竹林,得是竹海,一片一片的,根本看不到尽头。
浙江太远了,四川的话,倒是近在眼前,就是隔着秦岭,略有些交通上的不便。
不过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年秦国人控制关中之地犹觉得不足,还是攻破古蜀国掌控了蜀地之后,才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
所以刘备觉得自己仅仅只是掌控三辅三河之地,或许还是不足,在掌控雒阳问鼎天下权势的同时,恐怕不能仅仅以三辅之地和三河之地作为基本盘,蜀中也要被拉上,成为基本盘之一。
这样一来,一前一后两个天府之国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份宏图伟业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于是刘备喊来了刘惠,让刘惠安排一批人从现在开始对从关中进入蜀中的道路以及道路状况进行详细调查,要绘制成图,给他做最为详细的指引。
对于将来修缮蜀道、打通蜀地和关中之地的联络的事情,刘备已经开始进行计划了。
当年秦国人能办到的事情,他不相信自己办不到。
州学经过了分级考试之后,精英班和普通班被分开来进行教化。
刘备没有厚此薄彼,对这两个群体都进行了亲自教育,正好现在政务也不是很忙,于是刘备每天都抽出时间在州学里和学生们会面,聊天,授课,解答疑惑。
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自己亲自教育那么多学生,但是在授课人的选拔上,刘备还是花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