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权势。
全国性的政治家族基本上都是依靠这样的权势缓缓建立起来的,如今做的最好的,就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三世三公的弘农杨氏。
虽然说东汉中央的实际权力归尚书台,三公多是政治花瓶,但是开府的权力,三公还是保留的。
三公可以辟召自己看中的人成为属吏,为自己的羽翼,并且通过与尚书台分享或者说争夺人事权力来增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实质上影响朝政,而不是真正的成为花瓶——当然,这要看人。
士族名门出身的三公,靠着出身和家族势力,可以很顺畅的运转自己的制度性权力,通过担任三公广泛募集羽翼,使得羽翼丰满,门生故吏遍天下。
而天下人也愿意跟随这些出身名门的三公,认为被他们辟召是一种荣幸,愿意与他们配合,成为羽翼。
虽然没有制度性的实际执政权力,却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力影响掌握实权的官员,从而间接操控朝政,这是名门出身的三公的特殊之处。
所以虽然东汉的制度性权力被刘秀夺走,交给尚书台,但是尚书台与三公级别的官员之间,也存在着制度性和政治传统的权力争锋,双方的权势此消彼长,斗争贯穿始终。
当然,这是名门出身的三公的特权。
一些出身低微的人,纯粹是靠钱或者关系买来的三公之位,这样的三公的属官属吏就没几个人愿意做了,任期短,没有羽翼,也谈不上能够影响朝政,是真正的花瓶,乃至于成为宦官的手中刀。
比如此前被刘备发动舆论攻势搞下去的许馘。
与三公差不多的是大将军,那也是看人下菜碟。
权力大的时候权倾朝野,军政一把抓,就是常务副皇帝,甚至是掌握实权的那个,还能废立天子。
而权力小的就如同五年前的何进,甚至还要看宦官的脸色办事,毫无其他大将军嚣张跋扈的模样,甚至有点丢脸,被天下人看不起。
所以权力大小并不一定看职位,主要还是看个人,制度性的权力在那里放着,可你要是没那个能耐,还就是拿不到。
而现在何进也不一样了,担任大将军时间长了,未来可期了,大家都有点相信这家伙能长久担任大将军职位乃至于摄政了,就开始渐渐的愿意投靠他了。
何进的权势就渐渐的起来了,属于大将军的威势就渐渐地回来了,他的大将军府的士人们就开始多起来了。
甚至于现在能够和天子分庭抗礼。
所以说要想在雒阳朝廷内拥有势力,经营属于自己的政治集团,最好的最便捷的道路,绝对是升任三公、大将军,得以开府,然后招揽士人充当羽翼,并且为自己保驾护航。
原先,这个权力最多只有四个人可以拥有。
而现在,天子的意思,是要再安排一个人可以拥有这个权力。
这本来就是足以震动中央朝廷的大事,并且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在刘备上表反对废长立幼的事情之后,所以更具备迷惑性。
大家不知道刘宏为什么在刘备上表反对废长立幼的事情之后还要给刘备增加开府之权,搞不清楚天子的态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叠加上骠骑将军增加开府之权的大事,整个朝野上下剧烈的动荡了起来。
袁隗和何进当然是极力反对的,不管刘备在立皇太子的事情上持什么态度,袁隗和何进都不愿意让刘备回来,更别说让刘备进一步获取开府之权了。
那是明晃晃的分润他们的权力,分化他们的势力,让雒阳城内那些摇摆不定的家伙们和已经投靠他们的家伙们多一个选择。
这种事情,他们不想接受。
于是他们立刻撺掇本派系的死忠们、利益深度绑定的官员们上表给皇帝,请皇帝改变这样的决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