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服虔和孙祥撤掉包围赵王府的兵马,打开城门和叛军和谈,不要继续做无谓的抵抗,很多人到国相府中拜见服虔,给服虔施加压力。
服虔在这样的冲击之中没有什么盟友,身边最可靠的人就是郡国兵都尉孙祥。
孙祥意志坚定,没有妥协的想法,不仅没有撤走包围赵王府的人手,甚至还增加了一些人手,并且还象征性的发起了几次佯攻以恐吓府内蠢蠢欲动的赵王刘赦,顺便震慑一下城内的反对派。
他忠诚于刘备,绝不会向城内这些混蛋服软,但是他只有自己,服虔能给他提供的帮助比较有限。
服虔治理地方比较柔和,性格相对而言比较软弱,不能震慑部下,也不能震慑赵王刘赦。
城内混乱的时候,他亲自出马劝说那些反对派们消停一点,取得的成效也比较小,于是城内的情况越发不妙,全靠两千多郡国兵以武力死撑才能维持。
饶是如此,邯郸城也是险象环生。
半个多月以来,郡国兵据城死守,每天都有几十上百人或者受伤或者战死,后面孙祥也扛不住,只能紧急招募城中壮丁参军作战,坚守城池。
然后伤亡就更大了一些。
眼看着邯郸撑腰坚持不住了。
而且就在徐晃领兵抵达邯郸的前一天,城内还出现了针对孙祥的刺杀行动,只不过没有成功。
刺客被孙祥的部下拼命抓住,要审问他是谁派来的,可惜这个刺客是个死士,被抓住之后自己服毒自尽了。
也就没能知道出手刺杀孙祥的是谁。
但是这也不要紧了,因为第二天徐晃就来了,第三天就把邯郸城外的叛军一网打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