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国的军队为了表现也是冲锋在前,被大宛国的军队反包围,杀死了一百多人,居然一度溃退。
最后还是汉军顶了上去,把大宛国的宫廷卫队给终结了,攻克了贵山城的内城,将大宛国的老爷们一网打尽,全部俘获。
值得一提的是,这帮人里面倒也有一些骨头硬的,在城破之时率领自己的家人或者护卫什么的持刀和汉军精锐对战,颇有一往无前的架势。
然后被汉军全部杀死。
剩下来的大多数就都是软蛋了,连拿刀的勇气都没有,在汉军杀入王宫之后,自大宛王以下,男女老少全部跪地乞降,请求活命。
当然了,投降也好,战死也好,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按照汉帝国的灭国章程,他们的结局是注定的,不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啥?
你觉得你很冤枉?
早干嘛去了?
大宛国算是不复存在了,但是战争还在继续。
康居国的援军正朝着贵山城而来,张飞便派遣赵云率领军队向西北方向迎击康居国的两万军队,自己留下来看管贵山城,整顿秩序,打扫战场,搜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然后,向刘备报喜。
十多天以后,贞观四年九月上旬,赵云击溃了康居国的援军,率领汉军骑兵大破康居骑兵,将其全歼获得全胜。
原先,根据乌孙人的建议汉军以为康居军队应该是很能打的那一类型,和此前的匈奴、鲜卑等处在极盛时期的状况应该差不多,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对手。
但是在乌孙作战之中,汉军发现康居军队也没有那么强大,更多的感觉就和他们曾经面对过的匈奴人和鲜卑人差不多,感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有很多骑兵但是骑兵缺少高桥马鞍这一类的马具,所以在作战时就不如汉军那样可以彻底解放双手做出很多高难度的战术动作,也难以操作很多优秀的马上武器进行肉搏战。
而在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上,康军队也是全面落后于汉军。
他们使用的弓弩在射程上和力道上都不如汉军,装甲的品质和数量也不如。
汉军多用铁甲,而康居人多用轻便皮甲,对一些马上软弓有较好的防御力,但是对于汉军特制的马上手弩就没什么防御力了,第一轮交锋之中就被汉军骑兵射倒了一大片。
而他们的马上软弓却不能给汉军造成同样的杀伤,汉军的装甲和头盔很好的保护了骑兵,所以在接下来的肉搏作战中,汉军也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和装备上的优势。
那一次张飞主导的作战中,康居军队面对汉军优秀的作战素养和装备,大败亏输,几乎全军覆没,素来有名将之称的纳利多也被张飞杀死,康居国内震动。
因为全军覆没且缺少逃回者的缘故,康居国内始终对汉军的装备、作战方式和能力缺少了解,只知道一些零星的内容,比如汉军骑兵非常勇猛,能够做出很多高难度的马上战术动作等等,除此之外,了解甚少。
此番作战,康居国东部贵族们竭尽全力组织了两万多军队前往支援大宛国,希望他们可以多抵抗一阵子,利用山地优势将汉军拖垮是最好的,实在不行,也要坚持到他们的援军抵达,打成持久战。
只要他们可以稳住战线,东部贵族们就有办法和西部贵族们扯皮,搞点利益交换什么的,换取他们的支援,但要是连战线都稳不住,西部贵族们肯定不会答应出兵的,康居王再怎么劝说也不可能。
所以东部贵族们其实非常在意这支援军的战果。
但是很可惜,他们的期待注定要落空。
赵云统领两万汉军迎击康居援军,遭遇之后很快展开了战斗。
战斗中,赵云发现张飞的经验不假,康居人确实看上去强大,但实际上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