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
嬴无忌挠了挠头,一副为难的样子。
「你直说便是!」
「那我就直说了!」
嬴无忌兴奋得直搓手。
众人:「……」
你这是怕得罪人?
你这是生怕不得罪人啊!
嬴无忌微微笑道:「家师说,儒家得道以民,乃是教化万民之神术。若天下太平,儒为国教,则世人皆知忠孝仁义。」
咦?
孟愚忍不住坐直了身体,莫非这小子老师也是儒生,说其他学派那么不客气,到咱们这就成好话了?
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
嬴无忌就话锋一转:「然如今之儒,悬浮空洞,只知仁政,却不知行政之法。若只以今日之儒推演,便如井田之崩塌,理想与现实差距之大,效果恐怕还不如墨家!面对乾法家,更是只有被碾压的份!」
孟愚:「???」
终于被骂了。
奇怪!
为什么要用「终于」?
他努力保持微笑:「哦?这是为何?」
嬴无忌伸出一根手指:「其中一条原因,跟杨墨两家十分接近!」
孟愚问道:「是何原因?」
嬴无忌笑道:「孟子有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这也是如今儒家谈人生谈政治的基础,认为只要君行仁政,对万民施以教化,便能天下大治。吾师认为不然,吾师认为:人性本恶!」
此话一出,在场的儒生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世人皆道儒学乃孔孟之道,孟子更是距今最近的一位圣人,性善论几乎贯穿他的思想,可现在居然有人提出人性本恶。
圣人之学被驳斥,孟愚却没有半分火气,神情却有些凝重。
因为「人性本恶」这四个字,好像让他忽然有些明白,前面几十次推演失败的问题出在哪了。
他沉声说道:「详细说说!」
嬴无忌笑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九州临摹卷开之时,夫子想必已经看到了,在部落形成之前,人与野兽无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为生存而争夺,为独占而打杀,为繁衍而交配,放眼当时皆为自身存活与种族延续,凡利己者皆为性恶。
但部落形成之后,族中老幼相帮,强以扶弱,凡利他者皆为性善。
只不过,恶乃本能,善乃教化。故吾师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归根结底,恶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善是为了更好地让族群延续下去。
如今百家学说,儒重性善,施以教化,但若只寄托于性善,则蛀虫必生。
杨墨殊途,却也同归。
墨要
兼爱天下,尚同明鬼节用非乐节葬,性至善却想完全灭绝人欲。
杨不拔一毛利天下,不悉天下奉己身,是乃善恶皆欲摒弃。
所得结果,自然如同推演出来的那般。」
他话说完以后,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过了好一会儿,孟愚才回过神来:「甚好!虽说其中不少言语都有待商榷,但尊师微言大义,听之吾幸!那你说说,当如何治世?」
嬴无忌深吸了一口气:「既是治国,便不能拘泥于一家之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君主执要,四方来效。
以儒为魂,教化万民,世人皆知忠孝仁义礼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