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章 太学(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杨明也伸手鼓掌。

用朱砂写文好处在于可以现改,但蔡邕未有停顿、一气呵成,不愧是当世书法大家。

蔡邕扔下笔,擦了一把汗,看着眼前的碑文面露自满之色。

碑文写完,接着只需工匠们凿碑即可。

他又转头往右看了看那些已经凿刻好的石碑,手摸着长须点头。

这已是第十八块石碑,进展速度超出预期。

“蔡公,为何碑上全是今文经,而无古文经?”正当众人叫好之时,忽然有一人大声问道。

这一声质问瞬间引得现场一阵躁动。

很快众人让出空隙来,不知从哪来的十余人,此时正愤愤不平地望着蔡邕。

蔡邕转身望着几人,一脸无语。

为何没有古文经?因为这是太学,东汉官学是今文经。

而作熹平石经的原因,是因为今文经“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翻译一下,就是因为没有统一版本,错误又多,已经到了无法传承的地步。

因此这才在校验后刻成石碑,供天下士子誊抄校正。

这个原因,站在杨明的角度而言更为深刻。

汉代识字率不足百分之五,纸张虽有但质量差很难誊写保存,而竹简无法印刷,因此要校正,就只有这种方法。

这些道理天下士人皆知,也是为何熹平石经会如此受欢迎之原因。

这些人此时质问蔡邕,非蠢即坏。

“我古文经虽非官学,但却一篇之幅都不能有?”见蔡邕未回答,那人继续质问道。

此话一出,顿时引得现场骚动不已。

太学中虽多是研习今文经之人,但也不乏古文经之士,何况此时现场还有众多士人,研习古文经的不在少数。

蔡邕虽是文豪,却不擅辩论,更何况这问的也难以回答。

“这些弟子在滋事。”荀彧开口道。

杨明点了点头,能挑在这个时机质问,自然不是蠢,而是别有用心。

蔡邕一直未做回答,人群躁动声变大。

而且就如那日在杨明婚礼上一样,也有古、今文经弟子开始当场争论。

能明显感觉出,经过几月发酵,古、今文经弟子之间早已是剑拔弩张之势。

任意一点矛盾,都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争论与冲突。

此时围观者众多,很容易形成混乱踩踏。

杨明见状沉声道:“此事由陛下定夺,与蔡公何关?”

他居高临下,此时音量又大,顿时让现场安静了许多。

是啊,正定六经之事虽是蔡邕上书,但刻碑之事以及碑文内容乃是刘宏所定,蔡邕可没这等权利。

等回过神来,众人齐齐望向土坡。

蔡邕此时也循声望去,待望见喊话之人是杨明时,不由面露喜色。

“虽与蔡公无关,但此时碑文尚未完成,我等古文经之士应当联名上书,要求陛下增加古文经内容!”那人继续喊道。

“不可!”蔡邕此时终于开口。

“为何不可?”那人继续质问,嘴角却不自觉上扬。

蔡邕此时却又说不出话来。

“蔡公中招了。”荀彧开口道。

杨明转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我听父亲说过,熹平石经所用四十六块碑石皆出自同一块巨石,且已用完。”荀彧继续说道。

王修闻言也若有所悟:“若是这样,再取新石碑显得与旧石碑格格不入,必然不可为,换言之,若要增加古文经内容,则必然要删去今文经内容。”

“就是这般。”荀彧颔首。

听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