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贵妃。
于是大宋出现了,两宫太后一起垂帘听政的奇观!
不过林昊倒是看明白了,不得不说,皇帝这几十年皇帝不是白当的,平衡之道玩的炉火纯青。
两个垂帘听政的太后,两个王,两个文官,三方相互制衡,而三方的内部同样不是一条心,这就有效的避免权臣篡位。
而后宫则是让两宫太后争权夺利,以免出现外戚做大的局面,皇帝为了自己的儿子,可谓是耗尽心力为新帝铺路了!
短短不到一个来月时间,朝中可谓是风云变幻,让人目接不暇。
先是兖王跟邕王造反,不过被林昊提前设计,结果二王都死在了陈国舅的刀下,直接成为了林昊登上王爵宝座的踏脚石。
可惜这个燕王的封地在辽国,林昊倒是猜到老皇帝打的什么算盘,无非就是玩的驱虎吞狼的把戏!
再然后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以及四位辅政大臣势如水火明里暗里的争权夺利,其中最过分的就是燕王林昊。
因为林昊借着邕王跟兖王造反一事,开始在朝堂上大肆排除异己。
然而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件事其实是另外三人默许的,包括赵宗全也是有参与其中的。
因为林昊和其余三人的一番动作,让朝堂上空出了更多的位置。
而这些空出来的位置,当然是由四人安排自己人上位了。
而其中林昊拿到的名额要比其他人多一点,其次是韩大相公和富大相公。
而最少的,自然是根基最薄弱的赵宗全,不过他也借此机会安排了他儿子进入朝堂。
另外还有十几个亲信,分别担任了殿前司和几个大营的将校职务!
主要是赵宗全的底蕴太浅,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即便当前他拿得出手的人,都是老皇帝之前提点他时攒出来的!
这一点上就连林昊都比他强,好歹林昊早就开始了人才储备!
而两宫皇太后虽然垂帘听政,但她们为了拉拢四位辅政大臣,同时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利和地位,对此统统选择了视而不见。
而如今的朝堂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了!
诸天影视剧变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