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搬入新家之后,时间便已经进入九月。
家里所有人都在为大姐的婚事做准备,因为灾荒年的缘故,家里不愿大操大办,免得惹得村里眼红。
包括王母在内,村里好几个妇人平日里都围在王清梅身边教她一些新妇经验,免得嫁过去遭了欺负。
每每都说的大姐脸儿发烫。
王清晨则又重新开始了折磨夫子的进程。
毕竟小小的镇上能够经得起折磨的也就学塾里的三位夫子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酝酿,郑家运粮船队终究是没有运来粮食。
据郑胖子所说,郑家粮船一到襄阳就被哄抢一空,不过不是百姓哄抢,而是政府哄抢。
给的银子虽然有得赚,但是粮食却是运不进来。
毕竟整个荆州此时都缺粮,比青阳镇受灾更严重的地方比比皆是。
和王清晨 所料不差,现实便是如此,没有政府的水路批条,船只想要运行那是难上加难。
所以即便郑家的船队再往返几次,也只是替官府打工罢了。
郑家粮铺如今已经关门,新粮运不进来,陈粮消耗过快,也只能关门歇业了。
这可使得青牛镇受灾严重的几个村子,彻底陷入了绝望,今年肯定会有几个村子挨饿,或许 还会出现流民和逃荒。
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总不能等死吧!活人总要寻条活路的。
他也只得静待事情发展,没有金手指,他变不出粮食。
九月初九
是自家师傅师母上门定亲的的日子,王家湾难得热闹,自家师傅准备的定礼十分丰厚。
在魏胖子家订的半扇黑猪肉,一坛子老酒,即三十二对包头、三十二只油包、三十二只麻饼等。
十八封点心,还有良布一匹,各色用具一套,整整拉了一牛车,给足了自家大姐面子。
柴烈打扮得精精神神的,好似今天就要入洞房一样。
王父也出席了今天的定亲宴,简单商量了婚期和一些流程细节。
当然其中大部分关卡都需要媒婆把关,毕竟即便是农村结亲也要遵循礼法。
好在是王家嫁女,如果是王家娶亲还要开祠堂,敬告祖宗。
一切进行的相当顺利,王清晨和柴家兄弟也蹭到了一桌宴席,算是吃的 小肚溜圆。
“这就是你家啊?还有大鹅?”也不知是被大鹅啄过还是怎样,柴华一直遛着王家的墙边走。
“哇,你爹手艺也太好了吧!”王清晨的书房里都是 王父打造的家具。
不过胜在造型优美,比这个时代的审美超出不是一点半点。
这些都是 王清晨自己设计的,十分吸引两兄弟的目光。
王清晨还给小丫头设计了梳妆台,床头柜什么的,把王母羡慕的不行。
王父只好又打了一套,至于小丫头出嫁带不带走,他就不知道了。
他的房间兼着书房,但是却没有几本书,只有他用陶罐随意在山上挖的几株绿植。
倒是别有风味,两个小家伙算是大开眼界。
如今王清晨的字只能说勉强能看的 出来,所以还不到抄书的笔力,他也没有强求,按部就班也挺好的。
所以他目前只有《神农本草经》一本,大大的书案上 ,却是显得空旷。
不过他很喜欢这张书案,因为足够大,即便占用了不少室内面积,他依然喜欢。
王清晨的房间还有很多讲究,比如衣柜也和这个时代大有不同。
两个小家伙看看这,看看那,却不动手翻看,家教可见一般。
王清晨带着两人在村里转悠,对于两个一直待在济春堂那一亩三分地的小家伙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