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姊箫放下手中的笔,目光落在了刘小科身上。这小子,个头不高,人却站得笔直,像棵小白杨似的,就是不知道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她微微挑眉,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你就是刘小科?” 岑姊箫的声音轻松平常,并没有那么的严肃,带着几分试探。
刘小科不卑不亢地抬起头,迎上岑姊箫的目光, “回院长,在下正是刘小科。”
“我听阿瑶说,对于此次的浮桥项目,你有些好的想法?” 岑姊箫走到桌边,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卷图纸,缓缓展开。
“是的,院长。” 刘小科应道。
“你可知晓,此次浮桥项目的重要性?” 岑姊箫目光锐利地盯着刘小科,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学生明白。” 刘小科语气坚定,“但学生也能体会到院长的良苦用心,就是用朝廷的钱加院长的智慧和远见,为百姓谋福利。此次建造浮桥利大于弊,虽是用于东海祭祀大典,但它可以将裕洋江的两岸连通,形成两岸的便捷交通,方便平常百姓和商贾的工作,生活等出行,更能促进临康府的贸易往来。”
“哦?说得还蛮有道理。” 岑姊箫放下手中的图纸,心想,这年轻人情商不错,又有专业学识,值得培养。
“那你说说,这浮桥该如何建造?用什么材料?需要多长时间?”
刘小科早有准备,他从怀中掏出几张写有各种图画,标注,数字的纸张,恭敬地递到岑姊箫面前,“院长请过目,这是学生的构想和计算。”
岑姊箫接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哦?计算和论证?我就洗耳恭听了,如果可行,整个书院都将在此次行动,以你的提议为执行依据,完成这次的浮桥项目。”
刘小科他早听说过这位岑院长平易近人,思维跳跃,总喜欢另辟蹊径,对待学问却十分严谨。
刘小科指着图纸,条理清晰地解释道:“院长请看,传统的浮桥在清风渡这种水流湍急的地方根本无法立足,而石桥的建造周期又太长,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学生构思的这座浮桥,以坚韧的树干为基……”
“哦?树干?什么树干,要多粗?”岑院长突然打断了刘小科的解说。
刘小科被这突然打断吓了一跳,但很快镇定下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回院长,学生经过计算和实地考察,发现清风渡两岸生长着许多百年老松,其树干粗壮,材质坚韧,是建造浮桥的最佳选择。”
岑院长没有打断,示意刘小科继续说下去。
“学生构思的这座浮桥,以这些百年老松的树干为基,以粗大的麻绳编织成网状结构,再用木板铺设桥面,不仅稳固耐用,还能抵御水流的冲击……”
“用麻绳编织?可有把握?”岑院长再次打断了刘小科,追问道。
“回院长,学生已经试验过,将数十股麻绳搓成一股,其韧性可比铁索,足以承受浮桥的重量。”刘小科自信地回答道。
岑姊箫一边听着,一边仔细地观察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她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还不时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试图从各个方面找到刘小科方案中的漏洞。
“你说这浮桥能承载千军万马,可有依据?清风渡水流湍急,你如何保证浮桥的稳定性?”
刘小科早有准备,他从容地回答道:“回院长,学生在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清风渡的水文情况,并借鉴了船只的构造原理。浮桥底部会绑缚大量的密封木桶,增加浮力,同时还会设置多个锚点,用铁索固定在河床之上,确保浮桥的稳固……”
岑姊箫越听越是心惊,这刘小科年纪轻轻,对建筑学、力学、甚至水文地理都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解,实在难得。她放下图纸,目光灼灼地盯着刘小科, “你的方案的确